上兩期(三月二十八日)與讀者分享了〈康熙十架歌〉,我猜想頗多讀者喜愛這首詩。為甚麼我這樣說呢?讓我分享一則見聞。在數週前,本報舉行了「作者新春聯誼聚餐」,席上進行作句遊戲,規則是:每位出席者創作兩句,上下句各須含有一個生肖。當主持人讀出各人的作句時,我聽到大部分的句子都是五字句或七字句,這些豈不是古代五言詩和七言詩的承傳嗎?豈不是證明了現今的基督徒喜愛閱讀和創作舊詩嗎?其中一位得獎者的作句如下:
雞鳴即起勤筆耕,
虎年佳作滾滾來。
這兩句有詩的韻味,而內容富激勵性,在一群作者相聚的場合朗讀,既帶給各人娛樂,又能勉勵眾作者勤於筆耕,實為美事!我們豈不應提倡作詩的風氣嗎?
試看聖經,當中不少篇章是用詩歌體裁寫成的,著名的詩篇第二十三篇即如是,而約伯記、箴言、傳道書、雅歌等書卷中也不乏內容豐富、寫作技巧高超的詩句。可見神喜悅人用詩去表情達意。可惜,今天鮮見華人基督徒用詩──舊詩或新詩──這種體裁去讚美上帝的創造,記述信仰的經歷,或歌頌主內的情誼。
如何發掘具寫詩潛質的基督徒呢?舉辦徵文比賽是很好的方法。康文署近年積極舉辦新詩和舊詩創作比賽,使具寫詩潛質的老中青三代受到賞識,他們的寫作才華得以發揮。教會可向康文署借鏡。我很欣賞海天書樓前年所舉辦的「《闊柏嶺之戀》寫結局徵文比賽」,發掘了幾位具寫小說潛質的年輕信徒;我在想,若該書樓日後嘗試舉辦基督教新詩和舊詩創作比賽,可望發掘到一些具寫詩潛質的信徒。此外,基督教出版聯會也可扮演「伯樂」的角色,藉舉辦徵詩比賽,讓教會裡能寫詩的「千里馬」有馳騁之地。
本欄拍檔諸葛空城先生,向來擅長寫舊詩,曾出版詩集。期望他嘗試用舊詩寫基督教信仰的題材,以饗讀者。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文林】
【童話人間】
【三人行】
【問道】
【品蘭集】
【女傳道手記】
【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