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傷與使命交會處


2287 期(2008 年 6 月 22 日)
◎ 女傳道手記 ◎ 丹雪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八九年天安門民運後,被迫離開中國的張伯笠、遠志明等人,先後陸續成為基督徒並加入海外學人事工行列;那次事件也令許多基督徒萌生中國事工的負擔。那年六月,走過齊聚台北中正紀念堂前、聲援天安門學運的群眾,我的情感卻只聯繫停留在五四運動的中國。

  九九年的九月廿一日,已面臨產業外移的台灣被震得更顯蕭條。可幸災後各地救援迅速匯集,震央所在地的基督教醫院和教會也發揮極大的援災功效,佛教慈濟功德會則挾其龐大的社會資源,啟動了航向世界的救援扶貧角色。那時剛到香港還沒滿月的我,和同樣來自台灣的兩位房友都擔憂親人安危,拼命打著線路不通的電話。

  汶川世紀震災發生兩週後,新聞仍在追擊,悲傷依然瀰漫,其時我默想以賽亞書六章一至十三節。主前七百四十年,帶領猶大進入繁盛時期的烏西雅王駕崩,以賽亞卻看見了.......祂的榮光充滿全地!因呼喊者的聲音,門檻的根基震動,殿充滿了煙雲。即令只是天使代表神之臨格,聖殿門檻根基卻彷如五月十二日巴山蜀水之震動。先知在家國運途與個人使命交會的神聖時空中,從悲地上君王殞落之哀慟不捨,到見天上君王高坐之驚懼敬畏、罪疚羞愧,經歷蒙潔淨赦罪、慷慨赴義,踏上艱難的漫漫事奉長路,「你去告訴這百姓說:你們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要使這百姓心蒙脂油,耳朵發沈,眼睛昏迷.......。」我就說:「主啊,這到幾時為止呢?」他說:直到城邑荒涼,無人居住…。

  五月十二日過去個把月,聽說有位老師想到若易地而處,自己很難做到捨身搶救學生的地步,為此心裡憂悶、無法紓解,最後決定去到災區當志工,看能不能找到出路。地震帶來的殘破、毀壞與傷痛,令我們沈重、總期待能做些甚麼。先知在神那令人無法招架的聖潔威榮中,深刻體認到自己和全民的罪,而願意回應神、領受宣告神審判罪的信息,這是他面對王的駕崩、與舉國同悲時,從神話語而來的出路。

  楊腓力引Helmut Thielicke描述耶穌的服事,說到:

  耶穌在面對熱切、緊張、滿有爆發力的活動時,內心必定承受極大壓力!祂看到.......垂危病人的痛苦、囚犯的心靈折磨、受傷的良知、不公義、恐怖、懼怕以及令人厭惡的污穢;.......沒人能像祂看得這樣透徹、了解得如此深切。…

  雖然全世界的擔子沈重地壓在祂的肩頭;…雖然…仍有苦難、犯罪…,祂有時間,停下腳步一對一的與人交談。…祂有時間為人停留,因為所有的時間都在父神手中。因為如此,從他流露出的是平安而非浮躁。因為神的信實已經像道彩虹般地橫跨世界.......。

  是的,在哀傷處我們不需要搭建彩虹,只消行走在彩虹之下。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品蘭集】

【女傳道手記】

【青蔥校園】

【與大師對話】

【過渡人生】

【游離小說】

【放眼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