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變的神與不斷禱告的人(一)


2164 期(2006 年 2 月 12 日)
◎ 神學探索 ◎ 方鎮明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基督徒相信神是歷史的主宰,認為神與人之間存著密切的人際關係,當人向神祈求時,神願意聆聽和回應他們,把最好的賜與他們。

  基於以上的信仰,基督教傳統強調禱告的重要性,並鼓勵人祈禱。

  當基督徒禱告時,心中有一個疑問:「禱告能否轉變或改變神的心意和原初定立的計畫嗎?」在二十世紀後期的英語世界,基督教群體激烈辯論以上問題,神學家嘗試從神的本質探索這問題,他們研究的重點在於神的本質是否「不能轉變」(immutable),然後,從神的本質去理解神怎樣聆聽和回應人的禱告。

  參與辯論的學者都稱呼自己是福音派,他們分為兩個陣容,分別是「開放式神論」(Open View of God)和「古典神論」(Classical Theism),開放式神論認為神是「能夠轉變」的,古典神論指出神是「不能轉變」的,這兩種論點對聖經的詮釋截然不同;然而,它們同時注重和鼓勵人要懇切禱告。

  「開放式神論」又稱為「自由意志神論」(Free Will Theism),它描述神是溫暖、關係性、慈愛和信實的,並且強調神是「能夠轉變」的,只有這樣一位「能夠轉變」的神才能夠與人建立密切的互惠關係;相反,如果神是「不能轉變」的,這將會威脅神與人之間真正的關係。由於神是「能夠轉變」的,這位神賜給人自由意志、尊重人的抉擇、並隨時因為人的禱告而轉變原先所定立的計畫和旨意;因此,信徒的禱告和代求能夠改變神的旨意,否則,禱告就沒有意思了。

  「古典神論」認同神是溫暖、關係性、慈愛和信實的,然而,「古典神論」反對神是「能夠轉變」的,因為如果神的本性、知識和旨意是「能夠轉變」,我們便找不到神學基礎說明神是信實的,能夠把神看為是對人類最好的旨意實行出來。如果這位信實的神是值得人信靠的,神的本性、知識和旨意必然「不能轉變」,這位「不能轉變」的神是大能的,祂願意聆聽人的禱告、引導人「自由地」按著神的心意禱告、並且把自己看為是最好的恩惠賜給人。

  本文解釋「古典神論」如何反駁「開放式神論」認為「不能轉變」的神不能夠聆聽和回應人的「不斷禱告」。接著幾期將會從聖經、神學理據和實際應用這三個層面,比較「開放式神論」和「古典神論」如何說明「不能轉變」的神與「不斷禱告」的人的關係,筆者的結論是神的「不能轉變」與人的懇切禱告並不是互相排斥的。

  

  定義的澄清

  為了有效說明以上主旨,我們清楚定義神是「不能轉變」是指到神的本質(being)、旨意(willing)和知識(knowing)上是恆久不變的。改革宗神學家巴溫(Herman Bavinck)認同以上的定義,他是一位古典神論者,他解釋神在本質上「不能轉變」是指到神是自有永有、超越時間內每一種轉變(timelessly eternal)、無所不在、不能朽壞的一種單純的存有(pure being)。

  當神「不能轉變」的本質應用在神的旨意和知識時,神的旨意和知識也是「不能轉變」的,神的「不能轉變」的旨意和知識是指到神的旨意和知識永恆不變,全備全智,並不需要人的指導;而神的旨意(God's will)的最好的定義並不是指到神的行動或意志力,乃是指到神的意向(disposition)是永恆和完全知曉的 。巴溫認為由於神在本質、旨意和知識這三方面是「不能轉變」的,人類「能夠全然依靠主」。

  另外,我們必需澄清神的「不能轉變」並不是指到神不能夠與人產生關係,也不是指到神與人的關係是不能轉變的,事實上,這位「不能轉變」的神願意臨在世界,在不同的時空處境中,經常以不同的形式引領人,與人建立無數不同的關係,雖然這些關係是會轉變的,但是神的本質沒有「轉變」,神在這些不同的關係中不斷為人提供適切的幫助。巴溫把「不能轉變」的神能夠與人發展出無數的人際關係描述如下:「雖然神本身是永恆的,但是神臨在於時間之內;雖然神超越所有空間的關係,但是神存在於空間中每一點;雖然神的本質是絕對的,但是能夠以特別的存在模式暫時寄居於世上 。」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雲彩見證】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牧養全攻略】

【交流點】

【未圓語絲】

【太太你好】

【大雀鳥小雀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