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小說《賣火柴的女孩》故事裡,小女孩為了一家人的生計,冒著風雪去賣火柴。現實裡,香港也有一千多個『賣火柴』的小孩,他們年紀最小只有兩歲,每天放學就幫父母執紙皮、檢鉛罐,靠拾荒搵錢幫補生計。童工每星期工作二十四小時,在街頭幹活一小時,只掙得兩塊半,買個菠蘿包也不夠。」《蘋果日報》21.11.2005
亞米契斯寫的《愛的教育》中有一個「煙囪掃除人」的小故事:在萬聖節的前夕,一群小學生歡天喜地的在街上玩耍,遇上一個臉孔薰得黑黑的孩子在啜泣,原來他剛剛掃除了幾個煙囪,賺得三十個銅幣,但不知道甚麼時候所有銅幣從袋的破洞裡漏了出來,統統不見了。他害怕丟失了銅幣,回去會給師父打罵。小學生們很替這個孩子難過,他們經過一番努力,終於湊夠了比三十個銅幣更多的錢,送給那位可憐的孩子。
據云香港有一千多個課餘要靠拾荒幫補家庭生計的兒童,他們的家境或者特別貧困,綜援金也許不敷應用,所以要在街上執紙皮、檢鋁罐,靠拾荒賺點微薄的金錢回家幫補生計。其實香港社會近這幾十年,都一直存在著「童工」的事實。五、六十年代有「擦鞋仔」、「開車門仔」;六、七十年代有穿膠花穿珠仔的,更有為數不少的「工廠妹」和送外賣的。就以近期人氣急升、被載譽為「香港故事」的新任律政司司長黃仁龍為例,他年幼時也曾幫過父親在街上賣雪糕。許多成功的人,憶述童年成長奮鬥的故事,多少歸功於年少時曾經捱過苦、幹過粗活,所以李嘉誠、曾蔭權、黃仁龍等的故事,永遠比唐少、田少等含著金匙出生、自少無風無浪的故事動聽。
真正扭曲和窒礙小孩子成長的因素,家貧頂多排列第二、三位。近年社會對小孩子最大的摧殘,主要是物質文明、無窮貪婪慾望的灌輸荼毒。地產商把商場開到孩子的家門口,咫尺之遙即吃喝玩樂;雜誌周刊的封面極盡淫猥之能事,報章娛樂版吹噓的也是亂七八糟的男女關係;還有甚麼「歡樂天地」、「殘酷一叮」等以奪走孩子童真、愚弄孩子為樂。再加上部分父母質素急劇下降,父不父母不母,香港孩子的成長生態可謂百孔千瘡。
亞米契斯寫「煙囪掃除人」的故事結束,是那個丟了錢的小孩子最後破涕為笑,不止在於那群小學生為他湊足三十個銅幣,或者他以後不用再掃煙囪了,乃在於他得到了周圍的人的愛:「煙囪掃除人獨自站立在街路中,歡喜地拭著眼淚,手裡裝滿了錢,上衣的紐孔裡、衣袋裡、褲子裡裝滿了花,還有許多花在他的腳邊散布著。」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牧養全攻略】
【交流點】
【未圓語絲】
【中年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