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死的尊嚴


3072 期(2023 年 7 月 9 日)
◎ 讀者投稿 ◎ 曾詠珊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今年年初,我第一次踏足「沙嶺公墓」,這是因為工作原因,參加了機構舉辦的課程,並有機會跟隊實地考察半天。起初到達的時候,感覺有點荒涼,縱使四圍被樹木、雀鳥、昆蟲圍繞着;同時邊行邊聽着導師梁先生解說公墓背後一個個不同的故事……我心想着可為這個地方和已埋葬的人禱告,總比作一次純粹考察或者導賞更好。於是默默在心裏念着「主啊!求你憐憫、求你憐憫!」就這樣度過了差不多兩小時的行程。這次考察也是第一次親眼見到安置遺體的屍袋,一般只會從新聞片段或相片中才略略見過,但今次現場近距離望着的時候,不禁心跳加速……無法形容那種是害怕嗎?是傷感嗎?是激動嗎?到底是甚麼引起這感觸呢?無論是甚麼原因,都希望自己可以繼續有感受……

  在行程期間筆者突然回想起2013至14年期間發生的一件往事。當時乙女士(化名)因為收到業主電話說他們未交租,又找不到她的丈夫(業主亦不知道他們已經分居了),於是乙女士便上門看看發生甚麼事。因為拍門沒有人應,亦沒有該單位的鎖匙。所以便找開鎖師傅幫忙開門。結果發現其前夫原來在家昏迷跌倒在地上,因失救而死亡。由於乙女士無力支付辦理前夫的身後事費用,加上她是按時薪工作,沒有年假或帶薪事假,丈夫的家人大多在內地而且也沒有聯絡。因此最後決定交由食環署代處理。聽到她經歷那分無可奈何,放棄認領前夫遺體這件事,我也感到無能為力,唯一可做的就是傾聽並表示理解。乙女士還告訴我當日協助開門的師傅見到這意外發生,也沒有向她追付開鎖費用,說他真是個好人。總算看到在黑暗、哀傷的角落裏,仍然人間有情。當考察的行程去到被火化者的墓碑前,我站在2020和2021年的墓碑那裏停下來,回想2013至2014年發生過的事件,回想起乙女士的前夫,若果最後沒有人認領他的遺體,可能就在這個墓碑裏面。我開始心裏自言自語,希望自己可以繼續有感受,而並非看這些已逝的生命只是自然界必然的歷程,甚至麻木無感……站了一會兒,然後為乙女士的前夫默默禱告,亦為曾經在世的卻不認識的每一個生命禱告。

  居住在香港,貧窮帶來的不只是居住問題,連帶有許多家庭問題,還有日常醫療開支,更甚就是死後要處理的事情也涉及不少費用。香港這個地方,在許多國際評級之中均連續幾年被評為生活開銷最高的城市。死亡成本又如何呢?隨着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現實生活死亡成本亦變得愈來愈高。為死者申領死亡證、涉及支付醫院費用、家人辦理後事需要請假(可能要扣人工)、支付火葬費用等,還未計算購買棺木等等開支。當基層家庭每月均入不敷支,要面對家人身後事,個人認為簡直是天文數字!若非靠親友支援或借貸,相信必定「死不起」!

  根據2019 年《香港01》網頁新聞報道,食環署指過去3年共處理1340宗無人認領遺體,為其進行土葬或火化,平均每年有逾400無主孤魂。長者身後事的社會支援服務方面,綜援下設特別津貼,如有需要,離世受助人家屬可申領實報實銷殮葬費津貼,最高1.49萬元。不過非綜援長者未能受惠,主要靠非政府機構「補位」,例如社區組織協會、聖雅各福群會及榕光社等機構,各自提供殯儀支援及善終服務,陪伴孤獨長者走過最後一程。事實上,為防止無依靠長者未能善終,坊間有不少社福機構向長者伸出援手,協助長者於生前規畫後事,代為於夕陽送行。有非政府津助的慈善機構,過去十多年義助獨居老人辦喪事,不求回報,甚至全包殮葬費用,只望他們於生命盡頭一路好走。〈網上資料來源: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280251?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當社會愈來愈多人意識到,人不僅要有尊嚴地活着,還要有尊嚴地死去。讓更多非政府津助的慈善組織可以向公眾宣傳,提供支援和安排葬禮服務,特別是為貧困家庭和無家者,這確實是社會和政府的進步。「行沙嶺公墓」考察,讓我想起德蘭修女在加爾各答創立「垂死之家」,讓窮人得以善終的收容之家。「垂死之家」奉獻的宗旨──當我們在為「窮人中的窮人」服務時,不應站在施捨或給予的角度,而是真正與他們同處,並且尊重每個人皆有的尊嚴。最後,讓筆者提出一個問題:面對基督教信仰,會否反思自己可以同樣地關心活着的人和垂死的人的尊嚴?如果作為基督徒不去思考這倫理問題,那阻止我反思的是甚麼?願上主繼續在這個問題上挑戰我!

  阿們!


【要聞】

【聯會動態】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光影留痕】

【十架信息亮街景】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意象傳真】

【教會及機構短訊】

【每月眉批】

【牧心世情】

【生活迴響】

【窮遊世界學無窮】

【讀者投稿】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