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本年3月21日為「消除種族歧視國際日」,本來對種族歧視這命題甚少涉獵,但由於週報同工的提出,只有在這問題上輕談淺說,分享個人膚淺的意見,藉此引發大家對問題的重視。
記得有次在加拿大與一當地人詳談,他說:「你們中國人常說在加拿大被歧視,請你到唐人街看看,在一大商場內我看不到一個英文字,其實我們被歧視才真。」我聽了以後啞然失笑,認為他講得沒錯,其實我們都有意無意間犯了歧視的毛病,我們對西人和印度人的稱謂,已反映出我們對異族的態度。換言之,我們雖然生活在這地球村中,但我們都有彼此排斥的態度。
耶穌在雅各井旁的故事,使我們看出祂沒有猶太人對撒瑪利亞人的偏見,祂主動接觸一個被人排斥(包括她的本族人。看她在中午炎熱天氣下,獨自一人來打水就可略知一二),被人看不起的婦人,請求她給祂水喝。然後向她傳講活水之道,使她接受耶穌為救主,這故事在當年是匪夷所思的。還有耶穌與罪人為伍、關心有需要的人、醫治病者,最後甚至與罪犯同釘十字架,可見我們的上帝是愛所有人的上帝,在祂眼中所有人都是一樣,他們都是天父的兒女,在祂眼中人人都是平等的。
細思歧視的問題,最主要原因是我們往往太看重自己,喜歡與人比較,除了種族歧視外,我們都不知不覺間陷入各種各樣歧視的圈套內,比如性別歧視、年齡歧視、職業歧視、移民歧視、信仰歧視、等級歧視、地位歧視、貧富歧視、……等等,實在太多了,這足以使我們反省人性的軟弱,我們要小心,一個虛偽的笑容、一個帶有藐視的眼神、一句帶諷刺性的言語和漠不關心的行動,都能使人感覺被歧視。被歧視的人會產生處處不如人的感覺,以致自卑、自憐地生活。
其實我們難免會有被人歧視的時候,如此彼此歧視,這世界怎能有彼此尊重、和諧幸福的日子?
保羅說得好:「可是你,你為甚麼評斷弟兄呢?你又為甚麼輕看弟兄呢?因我們都要站在上帝的審判台前。」(羅十四10)他更說:「要彼此同心,不要心高氣傲,倒要俯就卑微的人,不要自以為聰明。」(羅十二16)
李炳光(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名譽董事)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十架信息亮街景】
【城市心靈】
【天地人和】
【心靈絮語】
【意象傳真】
【牧心世情】
【生命教育】
【窮遊世界學無窮】
【退休札記】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