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講日本劇集《舞伎家的料理人》,意猶未盡,今日繼續談兩個年輕主角季代和小堇。
舞蹈老師認為即使再努力,季代都成不了舞伎,不肯再教她,舞伎家負責人梓媽媽沒辦法,惟有勸季代回家鄉青森另找工作或轉讀高中,季代雖然失望,也只好執拾行李準備回家,怎料偶然露一手烹飪親子丼,讓大家驚為天人,遂得以留下來當個料理人,滿懷抱歉的梓媽媽鬆了一口氣:「最重要是讓人找到發揮才能的地方。」這其實也正是教育的本義。
每個人各有所長,只要找到適合位置,盡力發揮所長,就是最大的幸福。
季代為了廚房上山祈福,要去足千日才能完成心願,有舞伎隨口說出懷疑她是否可以完成,小堇聽到立刻認真回應:「季代絕不會半途而廢,她小時候游泳游得慢,跑步跑得慢,但她總是堅持到底,一直到達終點為止。」小堇真是季代的知己,不但了解而且無限支持。
的確,世上無難事,難只難在堅持,普通人即使普通,但只要擇善固執堅持到底,再難的事也能做好。
為了支持好朋友小堇圓夢,季代陪她千里迢迢從青森去到京都,到知道自己並非舞伎材料,又甘心樂意改任料理人,在人眼中可能是傻瓜,在她卻並非犧牲,反而是找到適合的位置盡展所長,如此雙贏實在美好。
樂觀是季代另一優點。雖然快要捲鋪離去,卻仍然笑得燦爛,她故意請小堇吃那種咬下去酸得要命的糖,把滿腔離愁的小堇逗得開懷大笑。樂觀豁達隨遇而安的人,無論外在環境如何變遷,都能夠活得起勁。
季代和小堇,只是十五六歲的少年,她們的相知相惜,足為成年人反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