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傳道至外方


2809 期(2018 年 6 月 24 日)
◎ 四環九約賞教堂 ◎ 區伯平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在中環「政府山」的邊旁,於貼近皇后大道中的小山崗上,矗立一幢規模不小的紅磚屋。在標榜英國女皇的大道側旁,有一幢法國機構的大樓,而且位置居高臨下,相映成趣。它是列為法定古蹟的「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

  其實這所機構本身採用的正式中文名稱是「巴黎外方傳教會」。大樓的外牆現時依然保留着當年的若干標誌:「MEP 」。M的法文原字,相當於英文的 mission,即是「任務 」;E相當於 extra-territory,即是「海外 」;P就是 Paris,「巴黎」。如果轉成現時的慣用名稱,就是「巴黎差會」。這跟「倫敦傳道會」的名稱有異曲同工之妙。

  以一五一七年作標記的宗教改革之後,羅馬教廷致力發展海外宣教。進行海外宣教的世事基礎是航海,而當年的遠洋航海都掌握在葡萄牙和西班牙手上。後來為了擺脫兩國政府的支配影響,教廷在一六五九年推動成立「巴黎外方傳教會」;東亞地區是傳教重點之一。

  巴黎外方傳教會的教士在清朝初期、康熙時代的一六八零年間,初次來到中華大地。雖然中段經歷反覆,會務至清朝末年卻發展極盛;甚至獲得教廷授權,負責主管廣東及廣西地區的天主教會事務。在廣東及廣西的所有其他天主教會組織,都在巴黎外方傳教會的安排下工作。長久以來,這處地帶之內的各教區主教,都是由該會的教士來擔任。

  一八四七年,就是聖公會聖約翰座堂落成啟用的同一年,巴黎外方傳教會來到新建的維多利亞城,立足支援中國事工。在一九一七至一九五二年間,傳教會選用這幢位於聖約翰座堂旁邊的大樓,作為主要辦事處。此外,位於維多利亞城外圍的「伯大尼修院」,原本是傳教會設立的療養院;而現時香港大學的學生舍堂之一,「大學堂」(University Hall),曾經是傳教會的「拿撒勒樓」,這是它的印務處。

  區伯平 (撰述、繪圖及拍攝)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四環九約賞教堂】

【城市心靈】

【家庭牧養】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閱讀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