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界限、邁向零、從小做起


2806 期(2018 年 6 月 3 日)
◎ 教會之聲 ◎ 李鴻標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生態關懷主日

  黃國維、趙繼馨在週報2794期「教會觸覺」撰文,提出「為廢物定界限」,其主要論點是:「聖經教導我們,受造世界之所以美好,是因為凡事都有界限。人類若要活出真正的自由,必須明白和尊重神所定的界限。」不錯,當我們「僭越界限」,無限地使用有限的資源,包括土地、能源、紙張、糧食、食水等等,到頭來必會自食其果,引發氣候異常、天災加劇、物種消失,以及空氣、食物、食水污染種種惡果。事實已經證明,甚麼「堆填區」,抑或「焚化爐」,也不可以是無限地用來解決處理廢物問題的方法。此外,就算我們怎樣大力推行廢物循環再用,果效遠遠不及源頭減廢。縱然在當下現實的生活處境當中,要做到完全「零廢物」實在是沒有可能的事,但基督徒作為大地的管家,實在也應責無旁貸地「邁向零」,以「零廢物」為生活的方向及方式,帶頭推動環保和減廢。筆者更認為,環保減廢應該從小做起。

  從小做起,是指每一個獨立的個體在環保方面可以做的「小事」,相對於政府部門或企業組織可以做的「大事」。舉例來說,二零一六年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確定了四大任務:強化源頭管控;大力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畫;強化重金屬、危險廢物、有毒有害化學品等風險全程管控;完善企業排放許可、排污權交易、環境損害賠償等制度,建立多元化、跨區域生態補償機制,強化環保督察執法,適時開徵環境保護稅,深化資源環境價格改革,打造綠色金融體系。又如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近年所訂定的新目標:促進保護和持續利用對維護生物多樣性至為重要的天然資源;為市民提供更多欣賞自然環境的機會;提高市民的自然保育意識。更如香港海洋公園利用廢物所設置的「花園派對」。這等「環保大事」我們可以交由教會帶頭響應、推動和配合。不過其成效相信會遠遠不及個人或每個家庭、機構或堂會可以做的小事所帶來的果效。

  因此,任何可以節源減廢的微小行動,包括:「再用」(Reuse),即重複使用及復修再用;膠袋、紙張、傢具、衣物、電器、書本、信封、公文袋及日用品等,皆可重複使用、翻新復修及轉贈別人,以達物盡其用之效。「再造」(Recycle),就是將廢物分類處理、循環再造;不論是紙、鋁及塑膠,抑或是列印機的墨水匣及炭粉匣也應盡量回收,以便循環再用。「節約」(Reduce),減少使用及代替使用;所有「一用即棄」的物品,以及紙張、塑膠產品、化學品或帶有破壞環境生態元素的產品均應減少使用;還要節約能源,減少購物,用手帕代替紙巾,用濕電(交流電)代替乾電(直流電),用電郵代替寄咭、寄信或傳真等。

  最重要的還是「莫以小事而不為」,不要小看這等環保減廢的「小事」,誤以為微不足道或作用不大而放棄。其實,只要有更多人願意堅守原則,多做這等「小事」,即或真的改善不了大環境、大氣候,但至少可算盡了管家的職份,沒有辜負神所託付給我們的大地和其上的資源,把破壞及禍害減至最低。

  李鴻標(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出版部顧問)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傳道故事】

【四環九約賞教堂】

【城市心靈】

【家庭牧養】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