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寫歷史(下)


3048 期(2023 年 1 月 22 日)
◎ 心靈絮語 ◎ 李碧如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Canada Our History”還有許多引人思考的歷史記錄,其中‘Off to War’一章寫的是加國軍人參與二戰的故事。

  四十年代二戰爆發,加拿大作為英聯邦國家,自當派兵參戰。書中圖片是一條長長的人龍,都是準備上戰場的軍人,人龍旁邊有個小孩伸着手奔跑,要跑去跟出征的爸爸再來一次擁抱,媽媽在旁來不及阻止。相片拍於1940年6月卑詩省二埠,就是我現在所住城市,倏忽八十餘載,相中小孩如果仍然存活,應該已是耄耋之年。

  以前在香港海防博物館擔任導賞員,熟讀展館資料,其中記錄二戰時,加拿大派了來福槍營和溫尼伯營兩個兵團近二千人來港參戰,不少年輕軍人就在香港保衞戰中犧牲。

  無情戰火改變了多少人的命運?摧毁了多少幸福家庭?撫今追昔,能不令人提高警惕?

  另一章‘Fight Over a Flag’記錄的則是國家身分認同的歷史。直到六十年代,加拿大人才仔細思考應否確定屬於自己國家的國旗,而非附屬於英國米字旗下。不過,老一輩加人多來自英國的移民,他們並不想改變,只是新世代加人卻不同意,於是,國旗辯論開展了。1964年6月,國會議員在首都渥太華開始為期半年的反覆討論,終於翌年2月15日,選出簡單卻奪目的紅色楓葉作為國旗主要圖案,標誌着加拿大走向新的一頁。

  作者透過相中小男孩,寫出他們家人從嫲嫲到爸爸,從媽媽到其他朋友不同的看法,反映出當時不同階層、不同年代的加拿大人,如何從眾說紛紜中找到共識。就像小男孩的老師對同學們所說:「國旗,是一個象徵,讓我們團結在一起。」

  歷史的書寫,讓國民從每段歷史中更深反省自己的國家,同心尋索國家的前路。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城市心靈】

【宣教藝術】

【心靈絮語】

【意象傳真】

【教會及機構短訊】

【牧心世情】

【珠峰南麓譯經記】

【生命教育】

【窮遊世界學無窮】

【退休札記】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