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學習的主動與被動


2977 期(2021 年 9 月 12 日)
◎ 生命教育 ◎ 龔立人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體驗學習強調學習者的主動性,但主動性會否變成一種對外在世界的控制成為重要關注之一。就此,我認為體驗學習強調學習者的主動性時,也要強調學習者要學習被動性。其中之一是聽故事,生命教育的生命故事就是一個聽故事和說故事的過程。

  生命故事不必然是一些偉大和感人故事,而可以是一個人度過他歲月的故事,並如何理解他的經驗、建構他的身分、賦予意義和行動。聽故事者認為重要的事可能不是說故事者的體會。個人生命故事有助將人更立體表達出來。生命故事讓聽故事者知道說故事者如何成為今日的他,但一個人的生命故事不只是描述那已發生和不可改變的過去,反而每一次道出他的故事,他都參與他生命的再重構。

  說故事的,也有聽故事的。聽故事者看似被動,但他卻扮演引導角色,透過問問題,讓說故事者自由地說出他的故事。可惜的是,當下聽故事者多是被動者。事實上,說故事者和聽故事者在說與聽、問與答過程中進入一種新關係,彼此影響,因為他們的互動不是純知識交流,更是個人經驗、感受和觀點的交流。這是我們常說的「生命影響生命」,說故事者影響聽故事者,反之亦然。雖然不是每次說故事和聽故事都可以有直接接觸和對話,但說出被記錄的故事也會令聽故事者產生迴響。

  如何說出一個動人生命故事不是我們可以控制,也不是需要。當然,如何說得有吸引力是重要,但要小心,說故事只有娛樂性時,說故事與講故事就越遠離生命教育。所以,生命教育在生命教育一事上是要培養聽故事者的能力。第一,聽故事的人要清楚自己想要認識和了解說故事者的甚麼?這是聽故事者由好奇產生的主動。第二,聽故事者不會只滿足說故事者的曲折離奇的人生遭遇,更渴望聽見他在其中的感受、反思和意義建構,所以,懂得發問是聽故事者另一主動。第三,聽故事者反映出對說故事者的興趣、同理心和關心、溫暖等都影響與說故事者的交流,甚至影響說故事者詮釋他的故事。

  下次再分享一些具體聽故事經歷。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咀嚼聖經】

【城市心靈】

【天角一坊】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牧心世情】

【環迴新界賞教堂】

【生命教育】

【畫出深情】

【譯經隨筆】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