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潮令奉獻銳減 開源節流應對困境


2956 期(2021 年 4 月 18 日)
◎ 教會觸覺 ◎ 口述:劉旭東(城市睦福團契);筆錄:本刊記者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新型冠狀病毒肆虐至今已超過一年,疫情重創社會經濟和民生,加上社會運動衍生的移民潮,間接令教會、機構奉獻收入大減,不少更已響起財政警號。既然荒年來臨已是不爭事實,如何積穀防饑、迎難而上成了福音機構的首要任務,當中有賴一眾同工的智慧,應對困境之餘也不忘繼續持守使命,服侍坊眾。

  城市睦福團契(下稱睦福)義務總幹事劉旭東先生坦言,機構成立至今三十八年,除了部分社區、青少年發展工作可申請基金外,其餘基層福音工作支出,如長期關懷探訪活動、少數族裔事工等,均倚賴教會及信徒奉獻支持。他感謝教會及信徒的長期支持,過去多年奉獻數字一直相當穩定,部分特別事工計畫捐款更持續增長。

  他憶述,二零二零年疫情最嚴峻之時,原本十分擔憂睦福的財政狀況,幸好政府推出「保就業」計畫,大大減輕機構負擔。此外,他指弟兄姊妹因擔心機構情況,去年大幅增加奉獻金額,整體針對抗疫工作的奉獻數目更達歷年之冠;在口罩等防疫物資短缺時,機構甚至收到超過十萬個捐贈口罩,得以派發予街坊,解決燃眉之急。

  不過,疫情及移民潮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改變,「我們陸續收到消息,許多教會奉獻預算由今年開始削減,可能由原來奉獻數萬元急跌至零,可以預視這將會是個大問題。」他坦言,教會面對奉獻金額下跌、教牧同工離開,部分教會甚至無力支付教牧薪金,更遑論幫助其他機構,因此明白其難處。此外,他表示自「國安法」立法後,本港移民人數激增,機構明顯收到較多「一筆過」的大額捐款,相信是信徒離港前最後一次奉獻,故短期財政問題不大,惟預視日後恆常奉獻將大幅減少。

  劉旭東不諱言,基層福音工作一直倚賴教會及信徒奉獻,奉獻額下跌將對事工發展造成極大影響,因此睦福已制定一系統開源節流措施,應對困境。開源方面,他指機構除了繼續尋求合作伙伴支持外,同時因應未來更多新移民湧入香港,睦福將計畫與教會合作,開展基層普通話事工;一方面把握福音禾場,另一方面藉新事工鼓勵更多捐贈者支持。節流方面,他直言不希望裁員,但若有同工自動離職後,機構將暫時停止招聘。

  今年起,劉旭東先生已轉任睦福義務總幹事,「此決定主要為節流,為機構省下來的薪金,可用作發展其他事工。」節流固然是重要考慮,但更重要是以身作則樹立榜樣,他指如日後機構財政緊絀,也希望其他同工能帶職事奉,一起度過艱難日子。他表示,許多教會及機構領袖早已停止支薪,又或身兼多職、自願減薪等,故謙稱自己義務事奉並非特別偉大,但盼望能令更多人看見睦福需要而捐獻,以致同工們能安心事奉,繼續服侍基層。

  宏觀本港福音機構現況,他坦言以往奉獻相對穩定,但隨着教會老齡化、移民潮等,奉獻將會顯著減少,因此必須重新思考前路。他認為機構首要有清晰使命,才能令捐贈者明白及支持;其次是認清社會架構、事工正面臨更新重整之時,機構需尋找新方向。「看到上帝攪動我們重新反省使命,思考如何去持守,如何按社會經濟、人口及變化中,發展創新及到位的福音事工。」

  口述:劉旭東(城市睦福團契)  筆錄:本刊記者

  (相片由各機構提供)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教會觸覺】

【城市心靈】

【天路歷程】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旅遊世界基督教】

【牧心世情】

【生命校園】

【畫出深情】

【福傳中華踏腳石】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