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啟示錄》和《使徒行傳》


2956 期(2021 年 4 月 18 日)
◎ 天路歷程 ◎ 志仁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最近一有機會就鼓勵人讀聖經,總之六十六卷經文,那一卷書都沒有所謂,最要緊的是讀,要常常讀。讀聖經當然尋求瞭解經文的意思,這是求知的層面,但也有另一個層面,因為每次讀經都要明白理解應用是很費力氣的,亦不可能日日、次次做到,有時因着一、兩段經文比較難明,如果強要達到瞭解,就很苦惱,所以我們也要放下,有時要不求甚解,總要保持一種愉快的心境去讀,這樣讀下去,在三、五、七年之後,就會訓練到自己有一種本能反應,一遇到甚麼事情就想起聖經。當我們的人性在下墮或墜落的電光火石之間,很快就想到聖經。聖經裏面有上帝的話,上帝的話有能力,我們每日讀經的目的,就是倚靠上帝話語的能力,有了倚靠,再Google一下你面對的是那類困難,在聖經中有甚麼教導,也就是一種自己幫自己的方法。而對將來,前面波濤洶湧,價值觀隨時顛倒,是與非難斷,對與錯更是各執一詞,總要將上帝的話配置在腦中的記憶體內,正如老人家常說:「讀過的書,就是你的,別人不能取去。」

  萬事起頭難,如果現在開始讀,讀那一卷書比較適合?按經驗來說,如果你選取一些處境和身處的景況相若的經卷來看,一定更容易掌握和投入。有人說現在最好讀《啟示錄》,因為近年天災不斷、氣候大變、大自然遲早吞噬人類;加上現時民要攻打民,國要攻打國,各地都有饑荒戰亂,甚至人沒有記號就不得作買賣,這還不是《啟示錄》的末世景象?如果你喜歡做一個旁觀者,將今日世間發生的事對照《啟示錄》所述的事,就覺得很高興,並且等待新天新地來臨,主啊!現在就成了。那也是不錯的一卷書。但如要再選一卷,《使徒行傳》也是適合的。

  《使徒行傳》的背景是門徒在耶路撒冷受逼迫,於是分散,並隨着所到之處繼續傳揚褔音。但你若細心一些,你又發覺彼得、雅各、約翰在耶路撒冷的確是受拘禁、受凌辱,但卻又不是十分厲害,起碼在第十五章他們還開了教會的第一次大公會議,議決外邦人成為基督徒不須先受割禮,但需遵守幾條教規就可以了。這樣看來,逼迫是有,但不至於是其後如尼祿王或其他羅馬皇帝對基督徒所作的折磨和殺害。

  《使徒行傳》的核心信息是甚麼?就是使徒們領受了上帝的呼召,勇敢傳道。彼得、雅各、約翰在五旬節聖靈降臨時領受了上帝的呼召,在耶路撒冷和聖殿中傳道,遭受逼迫;司提反領受了上帝的呼召,忠心作教會的領袖,最終殉道;保羅領受了上帝的呼召,向外邦人傳福音,他原本打算最遠只是去到土耳其,就回歸安提阿或相近的地方,但卻在夢中看到馬其頓異象,於是從亞入歐,甚至到過雅典亞略巴古宣講了一篇未識之神的偉大講章。最後,他從陸路、在海上傳道,路經羅馬,目的地是天涯海角的西班牙。

  再次讀《使徒行傳》,像是重新「充電」一樣,說句實話,早前的十多二十年,我們有時在傳福音的工作上迴避困難,沒有將人從享樂主義中拉回來,自己也可能耽逸其中,或許這也是那時候的一種逼迫。當下人心不安,難有時間聽福音,就在這景況之中,上帝呼召我們繼續傳福音,所以我們也當勇敢地站起來,像使徒們一樣繼續領人悔改歸主。

  使我們乏力難行的原因,不是處境,而是我們過於看重自己;跟隨聖靈而行的人,會認為困難的事情只是一陣子的事,很容易克服的,使命才是最真實的人生。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教會觸覺】

【城市心靈】

【天路歷程】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旅遊世界基督教】

【牧心世情】

【生命校園】

【畫出深情】

【福傳中華踏腳石】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