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园荣真在厦村

2988 期(2021 年 11 月 28 日) ◎ 环回新界赏教堂 ◎ 区伯平

分享: 电邮推介 电邮 :: 脸书推介 脸书 :: 推特推介 推特
 

  

  

  

  相对於港九市区,新界的面积广阔得多。直至上世纪七零年代开发新市镇之前,新界人口总数不高,可是村落众多而分散;形成各种公共社会服务都较薄弱。「圣约翰救伤队」有见及此,这曾於三零年代在新界开展不少救护以外的工作,包括开设诊所及「留产所」,推广健康教育,派发营养副食等。这些先锋服务至二次世界大战之後,才由政府接办。

  留产所是香港一个年代的医护旧事,即使在港九市区,直至六零年代中期才渐次完结历史任务。在生育计画未被普遍认受之前,人口出生率高企;全港产妇众多而公立医院本已不足,遑论产科服务。那时的应对是积极培训助产士,分担接生需求。合资格的助产士固然可以留驻医院服务;也可以自行挂牌执业,开办私营留产所。助产士可以上门接生,甚至可以签发婴儿出生证。

  在一九三五年,助产士关蕙荃加入圣约翰救伤队的元朗区工作;至一九三八年获派驻厦村。她以出色技能丶殷勤服务丶热诚心肠,扭转乡人的闭守观念,日渐接受这位运用现代西医技法的「执妈」。除了驻守留产所,关蕙荃还无远弗届的应唤,前往邻旁村舍紧急接生;稍闲时则推广健康教育,甚至顾及乡民其他小病痛。她一生贡献厦村乡,这地区整整一代人几乎全数由她接生!

  乡民口中的「关八姑」成了厦村的一分子。关蕙荃未有结婚,乡民既欣赏感激她,亦想给她安心起居和留下服务;经过一番磋谈,竟然让这名「外姓女子」在厦村市的中心位置拥有大片产业,及後取名「蕙园」。关蕙荃是虔敬信徒,心怀天国福音;除了接生及起居,她让所属的圣公会圣马提亚堂在蕙园开设布道所和幼稚园。直至一九六七年更将这片产业赠予教会。随着社会变迁,布道所和幼稚园都已经停办;蕙园现时拨划作圣公会圣马提亚堂肖珍幼稚园的「蕙园户外学习园」。

  厦村乡的范围伸展至后海湾,包括流浮山一带。这处沿岸都是典型的村落分散,人口稀疏地区;缺乏各种社会服务,教会同样不易立足。「挪威差会」於一九六零年到来服务,建立「荣真堂」;又获批开办小学。基於合作伙伴关系,荣真堂在一九八五年归入「香港信义会」;建立至今六十年来,一直是流浮山地区的唯一教会。随着社会变迁,学校已经完结历史任务;整洁雅致的校园现时转办营舍,继续服务。

  区伯平(撰文丶拍照丶绘图)

【要闻】

【教会之声】

【诚心所愿】

【文林】

【释经讲道】

【咀嚼圣经】

【城市心灵】

【字游行】

【平视人生】

【心灵絮语】

【教会丶机构短讯】

【牧心世情】

【环回新界赏教堂】

【生命教育】

【画出深情】

【译经随笔】

【连载小说《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