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学习

2983 期(2021 年 10 月 24 日) ◎ 生命教育 ◎ 龚立人

分享: 电邮推介 电邮 :: 脸书推介 脸书 :: 推特推介 推特
 

  前数期,我简单分享了生命教育与体验教育关系。今期,我想补充生命教育与转化学习的关系。

  有别於体验教育强调学习过程和学习者的经验与理论的结合,转化学习强调学习者从欠缺批判到反思性和有意识的学习,最後其世界观有基本改变。这是弗雷勒(Paulo Freire)所关注的「意识化」(conscientization)。个人判断包括意义角度和意义结构。意义角度(meaning perspective)指学习者所倚赖的社会规范丶宗教丶个人性格丶政治取向和价值信念,而意义结构(meaning structure)指学习者就着一件事的判断时牵涉的观念丶信念丶感觉丶态度和判断。转化则牵涉意义角度和意义结构的转化。例如,学习者从没有意识和批判他对世界的认识受其身体影响,直至他与身体障碍者,平等地和开放地相遇,他才意识自己昔日的偏见,并关注当下社会对身体障碍者的不公平,愿意站在身体障碍者角度认识和评论事物。从其中学习者经历三方面转化,分别为对自身理解丶信念和行为。转化教育包括制造一些矛盾场景,挑战学习者的意义角度,从而培养他的意义结构,反思和整理他的视野。

  转化学习之可以发生是受几个因素影响。第一,外在环境。学习者身处的环境是否一个安全丶开放丶对话和信任的环境吗?很多时,转化难以发生,因为外在环境不容许和不鼓励,甚至因转化而受惩罚和排斥。另一方面,我们知道学习者需要从社化和权威中学习和建立他的价值,但社化和权威从来不是真理。如何在传递价值同时,也保持开放和对话,让转化教育可以发生?这是教育工作者要注意的。

  第二,内在环境。学习者愿意保持开放性。除了学习者有求知欲外,他要意识到他需要有新思维,以致他可以面对事物的转变。基要主义者就是那不愿意走出他的意义角度,因为他视他的意义角度是真理。相反,他视事物的转变是破坏性和威吓性。他不但自己不愿意转变,更可能不容许其他人,甚至周遭环境的转变。当然,拒绝转化另一原因是这往往与权力是有关系的。所以,他要维护的是他代表的权力和利益。

  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只是推动者(facilitator),真正转化是由学习者的决定。强调转化之馀也要对自身保持批判,免陷於另一种意识社化多於转化。

【要闻】

【教会之声】

【释经讲道】

【培灵奋兴大会 祷文】

【咀嚼圣经】

【城市心灵】

【字游行】

【平视人生】

【心灵絮语】

【教会丶机构短讯】

【牧心世情】

【环回新界赏教堂】

【生命教育】

【画出深情】

【译经随笔】

【连载小说《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