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看世界
第 2942 期(2021 年 1 月 10 日) ◎ 城市心灵 ◎ 吴思源
位处佐敦区的母校循道学校对面有座古老的大楼叫平安大厦,起码有五丶六十年历史了,地下大堂有爿专卖邮票和钱币的小店,我们念中学时下课後常去逛,屈指一算已是半个世纪前的事了。料不到事隔半个世纪,这间叫「保安邮票公司」的店子仍屹立不倒,而且铺面装修和柜台摆设也没改变,堪称五十年不变。
昔日香港年轻人多喜欢集邮,包括世界各地的邮票丶具纪念价值(例如奥运会丶二战纪念日丶登陆月球)的邮票,以至各式首日封等等。小小的邮票就好像一扇窗,帮助我们认识外面的世界。犹记得六丶七十年代,我们尤喜欢搜集越南和中国内地的邮票,由此认识了许多政治人物以至世界大事,不论是越战丶文革抑或日本崛起,小小的邮票道出了背後的一些故事。而小时候即使遇上甚麽不如意,受了甚麽委屈,只要匿入房间,从抽屉拿出邮票簿,一页一页的翻看,就彷佛与身外的世界结连,郁闷一扫而空。
又记得父亲因为曾旅居美国,有许多美国的亲友,而他们又常有书信往来,每次父亲从信箱取出亲友寄来的信,拆开之後总把信封交给我,我便小心翼翼的把贴有邮票的部分剪下来,然後浸在水里,待邮票甩了出来,再用纸巾包裹住邮票直至风乾,才把邮票珍藏在邮票簿内。
每次翻阅邮票簿,就好像检阅往昔的历史。邮票不单道出了历史,也道出了我们一代的成长故事。现在新一代不再对邮票有兴趣,事实上自从有了电邮和手机,他们也用不上寄信,他们看世界不是透过邮票,而是透过从手机的小小荧幕,这是两代人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