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抗疫之战
第 2898 期(2020 年 3 月 8 日) ◎ 平视人生 ◎ 苏永权
虽然二零零三年沙士一役已经是十七年前的事情,但相信香港人仍然历历在目,然而万万没想到十多年後的今天,另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再袭香江,市民大众又要面对另一次抗疫战争,不过这次的疫情来势汹汹,病源爆发的中国内地,感染个案数以万计丶死亡亦以千计,这些骇人数字令一河之隔的香港,深知道此地又一次不能独善其身,疫情险峻。回想十七年前的沙士,病源也是来自内地,香港当时酿成二百九十九人去世,一千七百五十五人受感染,而当中的医护人员便有八人殉职,三百人受感染,那次抗疫对香港人来说的确是痛苦的烙印,特别是对医护人员,疫症突如其来的侵袭,防护装备不足,加上对新病毒所知无几,以致成为香港惨痛的历史。
记得当时曾采访一位年轻的感染及传染病科医生,沙士肆虐,他要到最前线作战,但他初任爸爸,幼儿出生也要隔两医院,他更不敢回家,怕令全家受感染,整整一个月只能透过视像看看自己的幼儿,又或者只能叫太太抱着幼儿到露台,让他从楼下遥望幼儿,如事者三个月後直至疫情减退,他才能回家真正亲眼见到幼儿的第一面。虽然需要与家人分离三个月,但他认为自己比起几位在那场「疫战」中,丧失生命的医护人员,他只是丧失短暂的亲子时间,确是微不足道,他认为他们医护人员都有共同的信念就是要紧守岗位,打好那场抗疫的战争。
幼时常常在历史故事中,听闻瘟疫是如何可怕,想不到自己会经历一次又一次的疫症,大家终日活在惶恐之中,不知下一个是否会是自己「中招」,惟有常戴口罩丶密密勤洗手,更要好好锻炼自己身体来抗疫。不过我们自身抗疫比起医护人员在疫情最前线作战,真是微不足道,让我们从自己做起,少一个感染,就可以少一份对医护的压力。其实我们真的需要为一班在前线搏斗的医护人员打气丶加油,期望沙士的惨痛经历不会再重演,我们汲取过去痛苦的教训,一起打好这场抗疫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