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道西191A號


2861 期(2019 年 6 月 23 日)
◎ 九龍半島賞教堂 ◎ 區伯平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當建造「馬禮遜紀念會所」時,是與貼旁的「中華基督教會長老堂」一併建造的。或者說,在同一個建築地盤之上、一同而分別建造兩幢建築物。其一是宗派的總辦公大樓,另一則是一間會員堂會的教堂。「長老堂」成立於一九三九年,在一九六零年建成現時教堂。

  通常名字反映着背景;「長老堂」在加入「中華基督教會」以前,原本是「長老會」的背景。美國長老會早於一八四四年開始差派宣教士前來中華大地,其中不少初代宣教士聚焦在廣州及其鄰近地區開展工作,以辦醫及辦學服務社會。

  稍作數算,香港的「真光」教育體系源自廣州的「真光」教育體系,而「廣州真光」是由長老會的宣教士創辦的。同樣,香港的「培英」教育體系源自廣州的「培英」教育體系,而「廣州培英」也是由長老會的宣教士創辦的。再說,香港的「嶺南」教育體系源自廣州的「嶺南大學」體系,而「廣州嶺南大學」的前身,廣州「格致書院」,又是由長老會的宣教士創辦的。

  由這些辦學的實例可知,長老會經過長年服務社會,並且都屬優質服務,可以取得不少廣州及其鄰近地區民眾的信任,以至歸信基督。當年長老會宣教士在廣州辦理的「博濟醫院」,一直享有盛譽。在這所醫院旁邊,就建有規模宏大的「長老堂」教會,才足以容納眾多信眾一起聚會。

  在抗日戰爭時期,廣州於一九三八年十月淪陷;那時香港尚未蒙受戰火威脅,(香港是在一九四一年十二月淪陷的)。在廣州淪陷的前後日子,城市內以至珠三角鄉鎮的大批民眾,都伺機四散逃難。不少人為了逃避戰火而來到英國佔治下的香港,其中不乏信徒。

  在一九三九年,流散在香港而具有長老會背景的信徒凝聚起來,成立教會,並且加入「中華基督教會」。為了標記信徒的歸信淵源,於是教會取名「長老堂」。這亦顯示中華基督教會所強調的是合一,並非劃一而忘本。

  區伯平(撰述,繪圖及拍攝)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E療行傳】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廣蔭頤養】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淨山清泉】

【深入以色列】

【牧心世情】

【畫出深情】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