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好过磨难日子的准备
第 2830 期(2018 年 11 月 18 日) ◎ 教会之声 ◎ 吴思源
世局波谲云诡,全球经济尤其动荡不堪,有云是二次大战以来,甚至有说是上世纪二十年代大萧条之後的最严峻挑战。有人把全球经济危机归咎於美中的贸易战,这乃很表面的看法。其实近三丶四十年来因着西方国家「先用未来钱」的生活方式,不论个人及国家皆举债累累,美其名「量化宽松」,实质上滥发钞票,後果是已经出现的货币贬值。君不见近年许多国家如希腊丶义大利丶阿根廷丶委内瑞拉等,已出现十分严重的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就算是中国大陆的人民币,近一年来也贬值近八个百分点。而根据经济学者分析,主导未来经济的重要因素多为负面,包括商品货币价格下跌丶恶性通胀丶信贷危机丶地缘政治以至战争风险等等。
香港自从九七年回归後,虽说是一国两制,在经贸以至地缘政治上其实已纳入大中国的一部分,将来不论在经济上丶政治上(甚至不幸在战争时),早已不能划清界线丶独善其身。因此,我们必须保持儆醒,为国为城求平安,同时更要做好准备,迎向比较艰难及颠簸的日子。
从教会的角度,香港教会在上世纪七丶八十年代发展至为蓬勃,不论是堂会的增长,抑或福音机构的增长,都多如雨後春笋。与此同时,在财政实力上亦颇见充裕,这反映於购堂扩堂丶人才招聘丶事工拓展,以至理财投资,各方面皆有长足发展。
惟这好日子恐怕已一去不复返,现时香港不少教会大宗派丶曾经叱咤风云丶领一时风骚的大机构,已渐次陷於财困甚至财赤,有的历年累积的储备已耗尽,有的更加要借贷度日。凡此种种,反映我们过去几十年过惯了好日子,对於紧日子的来临应变未足。
耶稣曾说过十个童女的比喻,五个机智的作好准备,预多了油;但另外五个愚拙的,以为既来之则安之,结果新郎来时因缺油而被拒於门外。其实不论是教会丶教会机构,以至个别信徒,都要作好智慧理财丶积榖防饥丶开源节流的准备。香港的楼价已疯狂上升至癫价,楼价与市民入息的比率高至19.4倍,为全球之首位。然而近半年楼价已下调,且跌势颇凶,这也影响拥有物业的堂会及信徒。如此,作好过磨难日子的准备,乃当前急务。
吴思源(香港华人基督教联会出版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