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桥
第 2813 期(2018 年 7 月 22 日) ◎ 阡陌上的邂逅 ◎ 黎海华
「我想将我梦想中的内心世界呈现出来,此举意义重大,其他事都变成次要的。」(卡夫卡)
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年轻商人刚写完一封给俄国友人的信。窗外有座桥,桥下有条河,河对岸是山丘。他告诉友人:一个冷漠的男人和一个冷漠的女人订婚了。发信前他来到父亲房间,聊一下自己给彼得堡友人写的信,让对方知道自己订了婚。父亲问:「你在彼得堡真有一个朋友吗?」两年前母亲过世,父亲深受打击,已不太管公司的事,他就整顿公司提高了营业额。此刻他认为父亲房间太暗,建议跟他换房间并请医生来。他扶起父亲替他换衣服把他抱上床盖上被。卡夫卡短篇《判决》前半部至此以温馨写实情节进行。笔锋一转,後半部进入表现主义的梦魇。父亲从床上直挺挺站起来,指出他是骗子,这几年写的信全是一派谎言。原来父亲一直跟他的友人通信,知道对方在俄国混得相当糟糕,早三年前就因黄热病被驱逐了!父亲戮破一切假象,揭露真相。他发现父亲埋伏起来,就为了等待此刻出击!父亲吼道:「直到今天你只知道你自己!我现在就判你去投河!」他冲出大门,直往河边桥上跑去!
究竟卡夫卡的梦魇是甚麽?小时候一晚闹着要喝水,一个巨大的男人最高权威者,不由分说把他拎到天井并把门锁上,扔下他独个在黑暗里。父亲巨影笼罩卡夫卡一生。此外就是终其身如影随形的Ravachol烙印。小时候从一羣小孩的混战打架里浑身脏兮兮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回家,褓姆和女厨师暴跳如雷:「你真是个Ravachol !」其後得知那是无赖罪犯凶手的名称。这宣判从此像一根刺留在他心坎里,或一根折断了的针头在体内乱窜,像没来由的罪恶感无法摆脱。
《判决》里一座桥成为反讽意象,两端敌对疏隔,而非和好沟通。卡夫卡把父子对峙的内心梦魇世界描绘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