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国.家庭
第 2795 期(2018 年 3 月 18 日) ◎ 谁明宣子心 ◎ 文惠侦
走进异乡,作为家长大概最为担心的,就是他们的孩子。作为宣教家庭,宣教士大多会着紧丶重视上帝的国度,在有意或无意之间,容易忽略了孩子的情况。也许有人说:「孩子的适应力,远比成年人为佳。」真的,就我们的孩子来说,这句话也是相当真实。大女儿在沟通上是最快适应的,差不多一个多月,她就能以简单德文与同学丶老师沟通;而小女儿,她虽然说话较少,但也能结识到自己的朋友,听得明白老师的指示。
表面来看,孩子并没有带给父母太大的压力。因此,也可能叫父母忽略了她们内里的情况。
人在外,家人的关系理应更为紧密。初到德国,处理生活上的琐碎事已花了我们不少心力。孩子们懂事,不为父母添加烦恼,她们彼此作伴,经历何谓真正的「同哭同笑」。她们刻意不打扰父母,叫我们心安,但同时亦叫我们有点点的心酸。如此懂事的孩子,她们内心有否甚麽抑压了的情绪?她们有否难过的地方?她们在校有否被人欺负?种种的担心,种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她们没有表达,就是否真的未曾发生?
还好,她们自小与父母已有相当好的关系,家人之间的亲密,叫我们沟通无间,不需要在彼此面前掩饰。
人在外,不带假设或猜测的沟通是最为重要。问问孩子的情况,让他们自由地表达,畅所欲言,不带批评,亦不虽太快的作出建议,也许,就是孩子们最需要的家庭气氛。
扩展天国,传扬爱的讯息,首先,就必须在家庭中体现到「爱」。
人在外,家人的关爱丶孩子的笑脸,是事奉者最大的动力。
(笔者一家四口,当时女儿分别为十二及九岁,曾於德国体验宣教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