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领袖高峰会回应时代呼声
分享社会动荡中牧者领导素质

2637 期(2015 年 3 月 8 日) ◎ 要闻

分享: 电邮推介 电邮 :: 脸书推介 脸书 :: 推特推介 推特
 

  香港在去年年末爆发了一场社会运动,是场运动为香港回归後最大宗的社会动荡。在这个社会环境下,公职人员及信徒怎样去面对及回应社会,成了一大挑战。本年全球领袖高峰会在二月二十八日举行,来自政丶商等不同界别的同工,一起分享在这个世道下,如何成为一个出色牧者,带领羊羣跟社会共生相处。

  香港中国基督教播道会同福堂牧师何志涤经历过香港不同时期的动荡,他坦言教会的角色甚重要,若牧者不理会社会事态,甚至持「封闭保守」态度,对事件只字不提,就会失去了青年人的支持。他认为牧者需跟羊羣一起面对,接受时代的挑战,才能双栖共生。

  谈及到牧者如何跟羊羣共生相处,何志涤认为先要「进入世代的羊羣里边」,了解青少年的诉求,实在地落区感受社会事态。他笑言在运动期间,「我常在铜锣湾丶旺角两地感受,要聆听後才能解决问题。」第二,要做到「紧贴时代的呼声」,「我们在祈祷会中凝聚,及思考若耶稣降生於此,祂又会如何面对。」他进一步说会透过读四福音去了解神的话语,及耶稣可能的行为。

  身为一个牧者,何志涤自觉最重要是要以身作则,自己需做到言行一致,才能影响他人。「文化是作为福音的兵器」,他会主动带领记者查经,「当你能够改变这班前线的记者,日後若他们成为社长时,就能改变整本杂志」。

  基督教香港信义会社会服务部总干事狄志远,担任家庭丶社会褔利等不同职务,他从公共服务方面,讲述领袖在这世代下面对的挑战和迷失。他直指「公众问责」是一个领袖面对最具挑战性的困难,毕竟在香港很多人都喜欢投诉。除此还有「社会价值」丶「社会需求」等变迁的环境因素。

  在面对这些挑战时,领袖最重要是能够启发员工工作的使命,以及建立机构的文化及价值观,这个价值是要由福音承担,由此去影响上下及前线员工。除此,狄志远亦指出领导需面向公众和勇於问责,「领导要在市民问责时向员工派定心丸」。有关领导其气质,狄志远提出了「亲和力」丶「使命感」及「创造力」这三点皆以福音作後盾,最後并以哥林多前书第八章第一节「知识是叫人自高自大,惟有爱心能造就人」作结,勉励在场听众以爱心先行。

  安盛金融有限公司首席区域总监陈炎光,於商界有一席位,他总结了过去多年的讲座心得,分享杰出领袖,是要以不同良好品行,去克服一切坏的品格。以温柔丶恩慈去克服愤怒和嫉妒;用信实丶忍耐去克服怠惰和躁动,他特别指出「做事不能避过重要而有挑战性的事,只做小事是没有果效。」最後则是以良善和喜乐去克服贪婪及骄傲。

  而这些品性是从何而来呢,陈炎光则指出要建基於信仰,「只能依赖上天丶上帝去训练品性,当中透过圣经的真理丶及性灵的引导才能成事。」在这个世道中,不论是由个人还是公司出发丶不论是牧者,还是有其他公职在身,在一切行动丶工作的背後都要以信仰作根基,凭着上帝给的指示,才能带领身边人去回应这个时代和社会的需求。

【要闻】

【教会之声】

【诚心所愿】

【释经讲道】

【品兰集】

【一起走过从前】

【亲密关系】

【传道故事】

【城市心灵】

【心灵絮语】

【教会丶机构短讯】

【新闻捕手】

【爸爸刘言】

【牧心世情】

【经典看人生】

【香港教会巡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