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再更新的崇拜

2597 期(2014 年 6 月 1 日) ◎ 文林 ◎ 张福民

分享: 电邮推介 电邮 :: 脸书推介 脸书 :: 推特推介 推特
 

  「当用诗章,颂词,灵歌,彼此对说,口唱心和的讚美主。」(弗五19)

  

  远自创世记四章二十一节:「雅八的兄弟名叫犹八,他是一切弹琴吹簫之人的祖师」。可见先祖把发声的东西,按快慢敲打吹成原始的乐器,民数记十章一至十节,上帝教导摩西製作两枝银号,除了招聚百姓及行止的表示,打仗行军的指挥,「在你们快乐的日子和节期,并月朔,献燔祭和平安祭,也要吹号,这都要在你们上帝面前作為记念,我是耶和华你们的上帝。」(10节),开始上帝安排敬拜祭礼音乐,及至大衞满有音乐才华,立謳歌者在圣殿轮班专责歌唱,在敬拜中配合各类乐器敬拜上帝,特别所罗门王献殿圣礼中隆重演绎:「当时在那里所有的祭司都已自洁,并不分班供职,他们出圣所的时候,歌唱的利未人亚萨、希幔、耶杜顿和他们的眾子眾弟兄,都穿细麻布衣服,站在坛的东边,敲鈸、鼓瑟、弹琴,同着他们有一百二十个祭司吹号。吹号的、歌唱的,都一齐发声,声合為一,讚美感谢耶和华,吹号,敲鈸,用各种乐器,扬声讚美耶和华说,耶和华本為善,他的慈爱永远长存,那时耶和华的殿有云充满,甚至祭司不能站立供职,因為耶和华的荣光充满了上帝的殿。」(代下五11-14)开创多元化,多乐器,敬拜讚美内涵。

  反观现代教会音乐元素多元化,旧歌新曲,古典音乐与电子音乐,劲BAND队与电管风琴,流行圣诗日日新款,传统乐曲歷久不衰,形成教会圣乐的角力。更不知何时开始把会前诗歌领唱,变成会前敬拜,由专责敬拜队,三五支咪加电子吉他和BAND鼓,忽唱忽祷忽讲。台上指挥手势,更令会眾莫名奇妙,唱者自唱,从不管台下是否同唱;讲者自讲,从不理台下反应;祷者自祷,不问台下同感,指挥的「拳头」一出,敬拜完了!敬拜队便收拾谱架乐器,不但下台,而且离场。会眾却站得脚也麻痺了,是否聚会完了可散会回家去?还留在教会何事?如此场景,不但新来者无可适从,甚至会友也感无奈,虽则有些敬拜队只不过下台坐在会眾当中,有些真的筋疲力倦回家休息。无论如何,敬拜队像是表演队伍,完成任务,分享的热诚,祷告的恳切,台上台下判若两人。会眾对所习所唱全无记忆,如何感动激情也烟消云散。

  近代有讚美队伍在港演出,引起哄动,不少教会的敬拜队成员,购买歌集在教会演练分享,成為潮流。虽然音乐旋律极好,无奈那是专业专才演出,与业餘事奉,差天共地,很多本港敬拜队从未体会,而教会狂追每辑新歌,流水式敬拜颂唱,会后少有重温。比较以前圣诗或短歌為数不多,会眾交替颂唱,除熟识旋律诗句,每每唱到入心入肺的共鸣,反之现代敬拜诗歌,次次新谱新词,十数分鐘唱三五首歌,旋律歌词除主唱或三五位持咪者,经苦练全情投入举手投足外,会场内乐声强劲却人声微弱,会眾大多数僵立无表情。

  需知道诗歌是触动心扉,提升心灵与诚实敬拜上帝。传统教会秩序诗歌佔二分一,从诗班主唱《主在圣殿中》引发会眾默祷,预备心进入崇拜,第二首是应节期的崇拜诗歌,第三首是应讲题的诗歌,第四首由诗班或圣歌团献唱歌颂,(切合主题或讲题的诗歌),第五首是奉献的诗歌,(或回应讲题的诗歌),第六首是讚美诗,最后由诗班或会眾唱《阿们颂》或《荣耀颂》。很多教会把崇拜分為五大元素:

  一,亲近上帝——序乐、著往、崇敬、宣召、唱诗、祈祷,唱诗

  二,聆听主道——读经、献诗、讲道

  三,回应主道——愿祷、奉献、谢祷、报告(关怀)

  四,虔守主餐——爱筵、差遣、分享(慈惠捐)

  五,饰归回应——颂讚、祝福、阿们

  进入社羣,生命见证

  每主日崇拜,是上帝儿女集体敬拜上帝的见证,透过讚美、诵经、祈祷、讲道(教导)、回应的奉献,初期教会还有捐输分享,会后爱筵肢体相交,最后重新得力进入社羣,见证主爱。

  可惜如今时代改变,信徒生活繁忙,渐趋浓缩精简崇拜程序,崇拜快餐式囫圇吞枣,敬拜无心,讚美无声,聆听无得,回应无能,见证无力,习惯因循,静静来,快快走,与神与人毫不相连相通。

  教会同工同道、教牧长执、神学院教授们,当醒觉,如何把崇拜更新再更新,使传统保守的礼仪不再冗长沉闷、新兴潮流精简唱颂无感,致崇拜达到神人共通,主爱共融。

  「时候将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他,因為父要这样的人拜他,上帝是个灵,所以拜他的,必须用心灵诚实拜他」。(约四23-24)

【要闻】

【教会、机构短讯】

【教会之声】

【黄金岁月】

【诚心所愿】

【文林】

【释经讲道】

【品兰集】

【城市心灵】

【如此我信】

【心灵絮语】

【教关爱心大行动】

【新闻捕手】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职场情景】

【译经随笔】

【香港教会巡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