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纪辩论
第 2597 期(2014 年 6 月 1 日) ◎ 新闻捕手 ◎ 刘国伟
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在他的网誌发表题為《跨世纪辩论》的一篇文章,是香港特区政府高层首次正式宣称,就本港的退休保障制度作进一步检讨,要考虑编排於日程表。然而,曾司长行文之间仍留有一些不确定性:「强积金条例通过近二十年,也许是适当时间,再次检讨和讨论退休保障制度」,正在於「也许」两个字,使市民无法得知政府确实的取态,更遑论一个确切的时间表。正如曾俊华所言:「政府自一九六六年起已研究不同退保方案,先后考虑设立『中央公积金』、『老年退休金计画』、『强制性私营退休保障计画』等,而香港社会在过去六十年,虽就退保制度有广泛的讨论和辩论,但即使在强积金制度落实后,这场跨世纪辩论还没有结束。」若果算二十年為一代人,那麼,整整三代人已过,我们这个文明社会竟然仍然无法就此制度,取得更多的进展!
扶贫委员会委託港大教授周永新的团队,评估不同退保方案并提出建议,预计今年中提交报告,曾俊华自然呼吁市民参与这场跨世纪辩论,但事实上,委託港大研究退休保障,至今超过一年。紧接一天,周永新表示社会对退保改革「钱从何来」有严重分歧,无论是政府增加拨款、将强积金供款拨入机制、额外供款或扩阔税基等四大方案,都收到强烈反对,全无共识。这正是香港的政治困局的其中一个典型例子。相信七月一日提交予政府及扶贫委员会的报告,将不可能改变现行全无共识的现状。
香港社会真正需要的并非一个完美的全民退保政策,世上也不会有一个完美的制度。在愈来愈撕裂的社会氛围、贫富悬殊日益加剧、前政务司司长被刑事检控现身被告席、媒体揭露前特首可能涉及刑事检控,又有核数署报告披露盛事基金的运作问题……社会大眾对当权者已陷入严重而具体的信心危机。
香港由中英谈判到今天,走过三十多年崎嶇路,政府如何取信於大多数人民,才是真正的跨世纪辩论。
先知耶利米透过其著作向歷代的当权者发出至忠诚的提醒:「因為他们从最小的到至大的都一味地贪婪,从先知到祭司都行事虚谎。他们轻轻忽忽地医治我百姓的损伤,说:平安了!平安了!其实没有平安。」(耶六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