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校读书真的如此重要?
第 2563 期(2013 年 10 月 6 日) ◎ 有李可陈 ◎ 陈如炳
主内鸿标兄:许久不见,近况安好?
在香港这个世界级都市生活,节奏快速容易叫人按习惯按照以前及旁人的方式前进,明显缺乏反思的空间与勇气。上週是小学自行选校申请期的开始,收到数位邀请為孩子提供推荐信,足以看见及明白现代家长的压力与关注。我绝对认同选到理想起跑綫道是较好的,但孩子读书成绩名列前茅,真的比一切都重要吗?
上月在互联网看到一篇文章,是一上海市小学生优秀作文的优胜者,作者是小学生,题目是「我的家」,我留意作者对运用四字词语有突出的表现,全文如下:
「我的家有爸爸、妈妈和我,每天早上我们三人分道扬鑣,各奔前程,晚上又殊途同归。
爸爸是建筑师,每天在工地指手划脚,
妈妈是售货员,每天在商店来者不拒,
我是学生,每天在教室呆若木鸡。
我的家三个成员臭味相投,家中一团和气。但我成绩不好的时候,爸爸与我也同室操戈,心狠手辣地叫我五体投地,妈妈在袖手旁观,从来不曾见义勇為。
我每次考试成绩下来,八十分以下是女子单打,七十分以下是男子单打,六十分以下是男女混合双打。
这是我的家–一个充满活力的家。」
上列情况原则上不会在香港发生,体罚是违法的行為,然而我认為值得关注的,是小学生的心境与个人的成长。如果保证进入大学是生活的保障及个人的自尊与理想的实现,饭票真的如此重要?在未能达到建立自尊与理想所受到的伤害与折磨,这种自尊感真的值得追寻及拥有吗?為此而令亲子关係被严重扭曲的代价是否太巨大呢?
与你同事一主的 如炳 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