祂不在这里,祂已经復活了
第 2536 期(2013 年 3 月 31 日) ◎ 释经讲道 ◎ 梁铭
上一个主日,有些教会把棕枝稍加剪裁,派送给会友,作实物教材宣讲棕枝主日;本主日也有些教会,派送鸡蛋给会友,配合復活节主日,表示生命破壳而出,只剩下碎壳、空坟。「復活」一词,好容易成為美丽的误会,用於文学、社会伦理上,甚至被看為「高档」层次,却是与生命无关,如同细麻布与香料。
在一些节期主日或聚会,让我们先回到歷史事件中瀏览一下。即使很熟悉的情节,也不可掉以轻心,嫌它「老套」。诸如平安夜、圣诞节、受苦节、復活节、升天节等。以第一代信徒的身分,进入歷史事件。带点儿《城南旧事》的韵味,既温馨又亲切、又有真实感。不要急急跳入教理為创新意,那显得太抽离了。
「七日的第一日,黎明的时候」。马太说「天快亮的时候」,约翰说「天还黑的时候」或者是天际稍露鱼肚白吧,疏落的林木、一丛丛的黑影,在料峭的春寒中额外孤寂。
几位妇女,一夜无眠,带着香料、带着眼泪。在崎嶇小径中、蹎仆摸索,往墓地而去。
没有男士相傍扶持、没有男士率先开路。还有,怎麼可以辊动墓门大石呢?唉,弟兄在哪里啊?
大石早已被辊开,也不问情由就急往墓洞进去,或许禁不住轻轻呼唤「主啊,我来了」。
主的身体不见了!空空的墓洞、十多隻眼睛,不会同时昏花吧,耶穌的身体不见了!
妇女正在困惑中,突然冒出两个衣服发光的人。惯性的宗教意识,直觉到这是神性显示的时刻;惶恐中都俯伏地上。
果然,是主的使者传递讯息,带来宣告「為甚麼在死人中找活人呢?」「祂不在这里,祂—已经復活了!」「你们忘记祂在加利利的时候,曾经告诉过你们吗?」「人子必须被交在罪人手里,钉在十字架上,第三天復活。」
无论是天使、是异象、甚至是圣灵,只能把我们连结到主的话去,不然,都成了「歪理」。
妇女们清楚听到「祂已经復活了!」再记起主曾说过的话,就逐渐明白过来。顿时,大大欢喜、拥抱、雀跃。急忙跑回去,由抹大拉的马利亚、约亚拿、雅各的母亲马利亚把一切的事都娓娓道来。谁知男士们冷漠得很,没有欣赏她们的辛劳,也理性得惊人,只是一句「胡说八道!」
唉,弟兄们,怎麼说才好呢?连一点点属灵的好奇、探究的心都没有吗?是身体懒惰?是心灵怠倦?是悲痛的后遗症?
还好,一直都带点童真味的彼得,独自跑去现场探察。首先看到香料散满地上,就晓得妇女们那份狠狈样子,轻轻一笑。又见缠裹尸体的细麻布保持原状,没有被拆除后的凌乱,表明耶穌的身体就像气体一样洩了出来。
原来復活的身体,不但突破时间而永恆,也突破空间的阻隔与距离。这就是「荣耀的身体」,也是我们在復活后在永恆中的身体。「我们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比所有的人更可怜」。但即使在今生中,也要经歷復活的大能,面对罪恶、苦难、死亡发出生命的凯歌:「今朝基督已復生,哈利路亚!墓中天使报佳音,哈利路亚!⋯⋯」
梁铭(中华基督教礼贤会红磡堂荣誉顾问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