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年华外的一丝黑色幽默

2506 期(2012 年 9 月 2 日) ◎ 文林 ◎ 浩扬

分享: 电邮推介 电邮 :: 脸书推介 脸书 :: 推特推介 推特
 

  利博里节(Liborifest)是帕德博恩(Paderborn)一年一度的盛事,歷时一星期的嘉年华,每年都吸引过百万的游客来到这个人口不到十五万的小城。快乐气氛散佈了整个城市每个角落,「帕德博恩我爱你」的歌声响遍市中心。不知道是有心或无意,帕德博恩最大的电影院却选了一部带点黑色幽默,与外面快乐气氛相映成趣的电影作為利博里节的闭幕主题电影。电影院外的人欢欣快乐,院内的人哭笑不得的把一篮子爆米花倒泻在地,好不有趣。这部电影拍摄在八十多年前,它叫「大都会」(Metropolis),是奥地利大导演弗茨·朗(Fritz Lang)的名作。

  「大都会」是默片,配以间竭的插入字幕,内容以一个虚拟世界為背景。这个世界的人分為两个阶层,他们的生活截然不同。顶尖阶层的人享尽富贵,不知民间疾苦;低下阶层的人每天劳碌奔波,生活艰苦。这种极端的贫富悬殊有点像今日的中国或香港,观乎整个影院都是坐著德国人,我可能是裡面对电影最有共鸣的人。跟香港不同的是,「大都会」的世界没有那个爱国為民的政党為低下阶层的人「成功争取」过甚麼福利,同情他们的人叫法迪,是大都会统治者菲达逊的儿子。他意外地到了低下阶层的世界,目睹那裡惨无人道的生活,於是开始同情他们。菲达逊害怕工人生事,便找了位科学家帮忙,造了个跟低下阶层最受欢迎美女一模一样的机器人,煽动工人叛乱,便可藉口镇压。这个金髮碧眼的美女正是纳粹时期,符合希特勒心目中纯正日耳曼人的模样。至於希特勒的灵感是否从那裡而来,那就不得而知了。

  美女机器人成功煽动起成千上万的工人叛乱,展现「人民力量」,攻击他们工作的工厂。一大群的工人从没有怀疑过美女机器人根本不是他们仰慕的美女, 轻易取信於她。导演明确地点出一个信息:世上一切的群眾运动,大至推翻政权的革命,小至学生家长集体投诉老师,都需要魅力型领袖带领。这个美女从前所说的话很有哲理,所以当她的「替身」号召叛乱时,工人们毫不怀疑,一拥而上。弗茨·朗一戏成歼,预言了七年后希特勒上台,煽动德国人排犹的心理,鼓动一场人类歷史上最惨烈的战争。所以说杰出的导演不只能拍出动人的好电影,同时还是社会的先知。

  故事末段带出了一个「中介者」(Mittler)的概念,一位工人领袖身先士卒,戳破美女机器人根本不是美女。他呼吁工人停止暴乱,用和平形式修復统治阶层与工人的关係。他同情工人,却又不认同用暴力革命推翻统治者。今日的香港社会,在建制与反建制的极端外,有这样的一种人吗? 「疑似中立」的人比比皆是,但能够修復各阶层积累而久的裂痕者又有几人? 看著电视上日渐加剧的英国暴乱,谁人可以挺身而出,担当少数族裔,失业者与保守党自民党联合政府的桥梁,在一片喧闹声中為社会重注和平?当日的德国社会贫富矛盾十分严重,可悲的是没有Mittler 的出现,出来的却是大暴君Hitler。

  剧终了,戏内大团圆结局,电影院外的人依旧快乐。快乐的帕德博恩人群似乎忘了街上带孩子乞讨的几个中东妇女,也多不会在摩天轮上想起斯图加特(Stuttgart)近月来年轻人与政府有关建火车站的争拗。想到第二天帕德博恩又会回復平静,我在心裡默默的向弗茨·朗致敬,期待真正的Mittler,為世界带来长久永恆的快乐。

  (本文作者现於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就读,在二零一一年上半年曾到德国帕德博恩大学(University of Paderborn)交流半年。)

  

  

【要闻】

【教会、机构短讯】

【教会之声】

【黄金岁月】

【破局锦囊】

【如沐春风】

【朝鹰珍藏】

【文林】

【释经讲道】

【品兰集】

【一个字一颗心】

【世说新语】

【圣化工作间】

【文化之旅】

【新闻捕手】

【有李可陈】

【牧杖攻防】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译事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