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信徒婚姻问题
 误用经文适得其反

2506 期(2012 年 9 月 2 日) ◎ 要闻

分享: 电邮推介 电邮 :: 脸书推介 脸书 :: 推特推介 推特
 

  基督教文艺出版社於八月二十五日举行「为离合止痛:婚外情丶离婚丶家暴的辅导进路」讲座,有逾四百人出席,参加者以女性教牧为主。

  中国神学研究院辅导科区祥江博士指出婚外情的最简单分类是以主要涉及性丶情感丶性与情感的混合丶婚外情後怀孕。他不讳言:「近年的婚外情少了在内地包二奶,但与本地同事的婚外情增加不少。」若然婚外情的三方均是来自同一教会,问题就更显大,因为基督信仰视婚外情为犯奸淫,身边群体容忍度较低,所以不少有婚外情的信徒,最终要抛弃信仰。但他又指认真信仰的人较容易修复关系,因为去留除了是婚姻,更是信仰的抉择,他们多选择回转。

  他希望教牧认真思考教会群体接纳的情况,被出卖一方在教会中得到较多关怀,反之出卖者和第三者多不被接纳,最後离开教会。他认为教牧需要在怜悯与公义丶纪律与挽回之间取得平衡。

  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荣誉讲师黄丽彰认为离婚已是一个社会现实,教牧再不能避而不谈。但不少教牧对辅导离婚者有所误解,举例如强硬要求受害者「饶恕」,学者Parkers曾在研究中发现饶恕不能带来释放,反而只是无视心路历程的反应,压抑最终可以带来悲剧。不少教牧只懂劝吁双方忍耐,但愈用意志操控反应,只会适得其反。

  她提醒教牧辅导时要先深入了解,不要只看「犯错」一方的行为而直斥其非,将他们边缘化。她指有许多情况下都不是单一的受害,有不少是因没有胆子提出离婚而做了很多引发对方寻找第三者的行为,最後借用第三者提出离婚,故深度谅解极为重要。

  黄又提出「人道分手法」,她认为在资本主义的影响下,不少旁人太着意替当时人计算离婚的好坏:「帮助当事人考虑离婚,不应衡量得与失,而是应该了解当事人的价值观及想做个怎样的人,以及离婚对当事人的意义。」她举例说,如妻子经历过多年婚姻的痛苦而选择离婚,辅导员可引导她为背叛婚姻而向丈夫衷心道歉,并交待过程,不要让对方「死得不明不白」。

  爱培思全人发展中心创办人赵丽雯博士主讲「与家暴幸存者同行」,她严正指出教牧常滥用或误用经文,对家暴当时人造成压抑,如「作妻子的要顺服自己的丈夫」丶「不可含怒到日落」。加上神学院训练欠缺处理家庭暴力,教牧介入时尤要小心,特别是「关上门难求助」的个案,如在社交丶电话丶性方面的操控,她直言:「牧者要谨记自己只是一条流通的管子,不应过份介入,要适时放下。」她建议教牧要提高危机意识,以牧养辅导丶危机介入与社区合作丶同路人同舟共济丶朋辈关顾四方面作循环跟进。

【要闻】

【教会、机构短讯】

【教会之声】

【黄金岁月】

【破局锦囊】

【如沐春风】

【朝鹰珍藏】

【文林】

【释经讲道】

【品兰集】

【一个字一颗心】

【世说新语】

【圣化工作间】

【文化之旅】

【新闻捕手】

【有李可陈】

【牧杖攻防】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译事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