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關懷貧窮網絡
 探討「教會與香港貧窮」問題


2460 期(2011 年 10 月 16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教會關懷貧窮網絡於十月八日上午,假金巴崙長老會道顯堂舉辦「教會與香港貧窮」研討會,另下午舉行探訪活動。由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總幹事陸幸泉牧師為該會禱告,在禱告中提到教會應關心貧窮人的需要,研討會講者包括:關懷貧窮學校義務校長葉漢浩先生、深水埔貧窮家庭宣教關注組主席余妙雲女士、九龍西立法會議員馮檢基先生、中華基督教會長沙灣基道堂主任牧師鄧達強牧師及李孟常先生,他們分別從不同角度回應香港貧窮問題。

  關懷貧窮學校義務校長葉漢浩先生擔任主題講員,題目為「香港貧窮情況的宏觀分析」,他以貧窮與制度、制度與靈性的關係來講論。葉先生指,人們把貧窮合理化,貧窮的人們成為被遺棄的一群。他亦提到,通脹所反映的問題不單是購買力下降,更是反映貧窮人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及不能自控的情況,而全球化的影響更加劇貧窮人不能自控的程度。貧窮被視為社會的負累及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然而,社會的政策不是為他們服務。葉先生嚴厲指出,忽略別人的利益是罪其中一個明顯的彰顯。他希望信徒都有保羅的心志,分享聖經中腓利門書記載,保羅?有改變奴隸制度,他傳福音給奴隸阿尼西母,真正接納他,並為他求情,如一章十七節,「你若以我為同伴,就收納他,如同收納我一樣。」

  深水埔貧窮家庭宣教關注組主席余妙雲女士講述深水埔區情況及地區組織的回應。余女士提到深水埔人口約有三十七萬,低收入家庭佔全港之冠,貧窮孩童數目多,長者人口及獨居老人比率偏高,偏高失業率。感恩的是,在該區宗教團體及教會數目也多,基督教會超過一百二十間,參與義工數目多,學校數目多,能提供空間的資源。此外,深水埔區議會轄下有關注貧窮問題工作小組。社署聯同區內團體積極推行「幸福由『深』出發」活動。教會關懷貧窮網絡主催的成長嚮導計畫和愛心糧倉服務,區內教會亦積極回應。區內成立深水埔貧窮家庭宣教關注組,共同攜手關懷社區需要,港大林大慶醫生研究認為深水埔為最快樂的社區,最能抵抗逆境的社區及鄰里關係最好社區。

  九龍西立法會議員馮檢基先生則從社會政策角度回應。政府認為解決貧窮就是提供綜援,但馮議員認為,綜援只是最低的安全網,維持生存而已,因此應該建立第二安全網。他提到,政府以為市場可以幫助社會,其實不然,最重要是要改變施政理念。另外,他提到企業應承擔社會責任,提供更多就業機會。

  中華基督教會長沙灣基道堂主任牧師鄧達強牧師以深水埔區教會回應。他表示,幫助該區孩童讀書才是最好的脫貧方法,他認為信徒應該與上帝同行。其同工李孟常先生提到,他們定時到深水埔向街市小販聊天,雖然他們堅持不主動與他們傳講福音,但他們的見證卻吸引了許多小販及其家人回教會認識基督教信仰。

  最後,余妙雲呼籲信徒善用政府的六千元港幣,將其十分之一奉獻給教會關懷貧窮網絡,以致幫助更多有需要人士。在研討會結束後,大會設立工作坊,讓參與者在不同組別討論,探討:新移民、社會企業、堂會推動信徒關懷貧窮的經驗、全民退休計畫及這一代社關動力。此外,下午大會更安排探訪活動,包括探訪新移民、深水埔及大角咀舊區的居民及長者等。

▲講者鼓勵教會積極關懷貧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