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放心,子女难安心

2460 期(2011 年 10 月 16 日) ◎ 息息相关 ◎ 吴思源

分享: 电邮推介 电邮 :: 脸书推介 脸书 :: 推特推介 推特
 

「不少妈妈会花全副心思为子女的学业烦恼,特别是子女升读小一或中一时,为了让子女就读心仪学校, 更或在多个月前已作出准备。但当各位妈妈出现精神难集中,对事情提不起劲,甚至经常感到紧及担忧,这可能已出现抑郁先兆!」

  

《都市日报》10.10.2011

  香港一项调查显示,新学期开首的两个月,是妈妈抑郁的高危时期。专家指出,一些将全副心思放在儿女身上的母亲,当儿女甫踏上小一或中一,她承受的压力最大,尤易患上抑郁症。

  原本孩子放完暑假,开始上学去,妈妈应该心情放轻松,没有暑假时子女留在家中的「黐身黐势」,自己可以找点娱乐去。可惜时下的父母刚好相反,孩子上学去,自已却更多牵挂和焦虑。

  子女升读小一或中一,原本代表他们迈进人生一个新阶段。告别了幼儿园或小学,子女们「大男孩、大女孩」了,某程度上可以照顾自已,例如升读小学可以自己背书包上学、可以自己绑鞋带、可以自己执书包;升中一的更可以自己起床、自己乘公交车上学、自己做好每天的作业等等。父母看见儿女长大,可以管理自己了,应该更加放心又开心,试问又何来抑郁之理?

  问题其实出于香港父母的心理有点不平衡,过分操心儿女的学业,又不信任香港的教育制度,更加对子女就读的学校不放心,时刻担心学校的老师会待薄自己的儿女。现时许多父母在自己家中安装摄录机,监控家中的一切,包括外佣的行径。香港的家长也多么期望可以监视子女在学校的情况:老师如何教学呢?课室的冷气不足或过凉吗?孩子有否在小息时上洗手间呢?孩子在学校吃饭时有否得到充分的照顾?孩子有没有遭人欺凌?孩子举手答问题时,老师又有否视而不见?香港的父母每天就是烦扰着这些问题,试问又怎能不抑郁呢?

  曾经听过一句很有智慧的说话:「父母不放心,子女不能安心。」香港的孩子愈来愈多问题,根源在于他们的父母多不放心,结果条件反射的令孩子承受不必要的压力,后果适得其反。香港的父母看来要学习放下和悠闲之道:「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展云舒。」儿女回到家中,见到快乐和从容的父母,他们才有幸福而健全的成长。

  

  

【要闻】

【教会、机构短讯】

【教会之声】

【时事透析】

【息息相关】

【黄金岁月】

【喜乐工程】

【破局锦囊】

【如沐春风】

【朝鹰珍藏】

【有衣有食】

【诚心所愿】

【教会今昔】

【童话人间】

【释经讲道】

【品兰集】

【灵修果园】

【特稿】

【培灵奋兴大会 祷文】

【培灵奋兴大会 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