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情怀,感动中华」祈祷会
基督徒聚集为中国献上感恩祭
第 2460 期(2011 年 10 月 16 日) ◎ 要闻
为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从心会社丶《时代论坛》合办「『辛亥情怀,感动中华』祈祷会—香港基督徒为中国献上感恩祭」,於十月十日晚,假中华基督教会合一堂香港堂举行。当晚分别由余英岳牧师丶白耀灿先生丶吴思源先生丶吴美筠博士及李锦洪先生分享及带领赴会者祈祷,并藉朗诵诗词及歌颂诗歌纪念辛亥革命。
中华基督教会合一堂香港堂余英岳牧师分享「辛亥革命与香港教会」,合一堂前身为道济会堂,孙中山先生曾到该堂聚会,宣扬博爱丶大同的思想,提倡民族丶民权丶民生的三民主义。除了在道济会堂外,其中不少革命人士来自香港多间教会,包括:中华基督教会公理堂丶圣公会丶礼贤会丶信义宗教会等,这群革命人士为革命起义奔走,目的让国家有民主丶自由及文明而努力。就是因为这些基督徒的舍身取义,革命终得成功,使中国成为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家。
资深戏剧及文教工作者白耀灿分享「革命斜路上的基督徒」,他指出香港多条斜路上都有基督徒走过的历史,如:皇后大道。革命先贤大部分都是基督徒,他指斜路不是康庄大道,不是主流社会人们走的路,但革命烈士为使命而敢走在斜路上。从心会社社长吴思源分享「普及文化的百年璀璨」,他朗读了自己喜爱的《西潮》其中记载了中国的文化社会生活。他表示,中国人有中国文化的根源,教会过去在文化上曾努力过,信徒在二三十年代歌唱的诗歌都是欧美的创作,但翻译的人却是中国的基督徒,看见中国教会在政治上有承担,在文化上也从没放弃过应该尽的责任,今日基督徒也要承担去传扬中国文化,推动文化革新。
香港大学附属学院高级讲师吴美筠博士讲述「从辛亥革命到文学革命」,她提到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文化革命,中文和合本圣经以白话文翻译,在五四运动前夕出版,不少五四作家都深受圣经白话文的影响,其中不少作品都是回应辛亥革命。《时代论坛》社长李锦洪先生以「下一个辛亥百年」为题,带出他的三个愿望,一丶告别革命,因革命太可怕,给中国很多痛苦。二丶民主圆梦,三丶文化复兴,中国的福音梦,不单多少人信主,更进深到丰富人们的心灵,带给心灵充实,中华文化在失控的世界回归本位,共同分享。
每位讲员在分享後,均带领赴会者祈祷,并一起歌唱<决定歌>及为<国祈祷歌>,期间由罗民威丶刘?(女闲)及梁伟洛朗诵多首由吴博士精选的诗词。祈祷会後,余英岳牧师带领与会者参观中华基督教会於合一堂香港堂举办一百周年图片展览。
当晚五位分享及领祷员丶诗词朗诵者及主持人带领会众怀念辛亥革命先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