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外问句与快乐
第 2453 期(2011 年 8 月 28 日) ◎ 喜乐工程 ◎ 区祥江
要帮经常不快乐的人由忧愁变为喜乐,并不容易,其中一个难处是当事人觉得自己的生活只充斥着不快乐的事情。不错中国人也有一句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但我们若被大多数不快乐的事件笼罩着,终日慨叹自己倒霉的话,快乐是离我们愈来愈远的了。在辅导理论中,有一新兴的派别称为寻解辅导(solution focused counseling),这派别精于提出一些独特的问句,帮助人摆脱过去不快乐的思维,鼓励人正面的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其中一个方法就是例外问句( exception question)。
面对不快乐的人,我们惯常的关心方式是帮助当事人说出心中的不快,这没有甚么不妥善的地方,但当事人若说来说去都跳不出这不快的阴霾,我们就要适可而止,来一个反向的提问。一个人不可能全天候都没有快乐的事情发生在他身上的,例外问句就是要发掘出另类的经历:「在你并不抑郁的时候,你有甚么不同,你在做甚么?身边的人留意到你有甚么不同之处?甚么帮助你能远离低落的情绪?」
例如我曾辅导过的一位因工作上的人事问题弄到自己情绪低落的朋友,他例外的快乐经历是与家人外出吃一顿美味的晚餐,以及和几位知心朋友畅谈。我们可以强化这些例外经历,帮助他增加快乐的情绪。就是将例外经验化作行动。我们建议的有六个步骤:
1. 找出例外的快乐经验
2. 澄清这些例外经历对当事人的个人意义
3. 确立当事人能自发行动的能力(establishing agency),例如:「你是如何令这例外发生的﹖」这能加强当事人的自信。
4. 澄清有效的自我谈话(self-talk)
例如:「你对自己说了甚么话,或你思考了些甚么,令你踏出这一步去制造快乐的经历给自己?」
5. 影响当事人对问题的看法(perception)
例如:「你有能力令这例外发生,告诉你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提问令他觉得自己并不是想象那么差劲,他也可以是一个快乐的人。
6. 设计行动计划
这是落实一些因例外经历启发当事人的行动,为自己设计更多快乐的经验。
是的,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既然已经那么多,为何不找着那「少数」的如意事件,好好玩味,从中得到能量去生活,这就是例外问句给我们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