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死死两相茫

2405 期(2010 年 9 月 26 日) ◎ 时事透析 ◎ 区伯平

分享: 电邮推介 电邮 :: 脸书推介 脸书 :: 推特推介 推特
 

  活在香港,一时被西方舆论贬称为「死港」,一时又被褒扬作「纽伦港」。若果少一点自省的定力,也会被挥舞得陀陀转,令人啼笑皆非。可是我们活在此间,凡事与自己息息相关;我们会知道香港社会的真正优、劣事项。我们一方面享用着某些相对出色的市政,一方面又慨叹某些拙劣的公共管理。

  港人生时,难有安身之所;港人死后,依样难有安魂之处。

  以前的武侠小说及电影中,每到仇家互相厮杀之时,总会有人大喊:「要你死无葬身之地。」其实港人早已「认命」,知道地狭人稠的城市的土地难题;由很多年前开始,已经勉强接受身后不作「土葬」,只求「化灰」。来到近年,市民已经普遍接受「火葬」,视为理所当然的身后安排。岂料,现时竟然连骨灰位也难求!

  香港不是每隔十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的吗?如此劳师动众的计划,每一名香港居民都要参予的,目的不是在取得可靠的数据,好让相关部门可以为未来作好筹划吗?政府有关部门不知道香港的死亡率吗?不知道人口老化吗?不知道市民殓葬的需求吗?明年二零一一,又是人口普查的年份了;查来做甚么?查了又怎样?

  生,要活得有尊严;死,要能安顿抚慰。这既是圣经的记述,其实亦是人生的常识。生老病死,政府固然无需事事直接筹办,我们也不需要一个「全能政府」。但是对于死葬这类生命的必要,政府怎能欠缺规画、规管。政府怎能放任「乘人之危」的「发死人财」现象。我们的政府出了甚么毛病?生命难道只由得「商业运作」支配!

  

  

【要闻】

【教会、机构短讯】

【教会之声】

【时事透析】

【息息相关】

【黄金岁月】

【人间如话】

【诚心所愿】

【教会今昔】

【教会语文漫谈】

【文林】

【童话人间】

【谁是邻舍】

【问道】

【释经讲道】

【家庭治疗室】

【品兰集】

【女传道手记】

【青葱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