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衣橱中的圣经经文,在哪里呀?
第 2181 期(2006 年 6 月 11 日) ◎ 文林 ◎ 叶智仁
近大半年来,基督徒文化圈的热门谈话内容,每隔一阵子,就被好莱坞的电影工业牵扯一把,煎熬一番。从农历年电影档期受追捧的《狮子.女巫.魔衣橱》,到引起美学与伦理价值批判的《断背山》,再到近日不论是以宗教解碼抑或营销阴谋的策略立足的《达文西密码》,同样惹人注目,备受争议。难怪乎,愈来愈多传道同工和团契导师,对Brian Godawa撰写的Hollywood Worldviews 产生兴趣(这本书的中文版有学生福音团契出版的《好莱坞世界观—看电影的智慧》,由刘慧婵小姐翻译)。如何解读电影、社会与人生,不单只是通识教育的一部分,也许亦是生于媒体化社会(mediated society)的基督徒,学习如何响应文化变迁与追求属灵成长的一个重要知识环节。
既然电影是消费工业、是流行文化,它产生的社会效应,往往来得快、叫得响,但也去得速、忘得早。假如,本年初你也曾经随大伙儿投身「那里亚」(或译:纳尼亚)的国度,到了今天,如果你家中七册一套的故事集还原封不动,那甚么是文化工业的消费主义影响力,就不用我多说了。
假如我们要驱走「消费女巫」的魔咒,当我们和孩子一起进入魔衣橱背后的奇幻王国,必须紧记要真的在那里亚,寻找主的声音,就是曾载于圣经上神的话语和教导。否则,倒不如大方点承认消费「那里亚」,跟去一趟迪斯尼的奇幻世界没有本质的分别,用不着大力幌动基督教文学世界的旗子作娱乐的借口。
抗衡消费主义的影响,我们的文化话题与相应的学习或教导,便不要随波逐流,蜻蜓点水。好的东西便要持续及深入发展,因此,当《魔衣橱》热潮退去之际,我诚意向大家推荐由美国教育家Christin Ditchfield 著述的 A Family Guide to Narnia: biblical truths in C.S. Lewis's the Chronicles of Narnia。这本书早于二零零三年面世,到去年底由台湾的雅歌出版社翻译为中文,随电影上映同时推出,向华文世界的读者,展示基督信仰在鲁益师(CS Lewis)笔下如何成为创作的生命力。
这本中文名为《纳尼亚传奇导读》的书(雅歌出版社),是家长或主日学老师,陪伴儿童或青少年一起阅读「鲁益师奇幻王国」的手边册。全书二百余页按七则故事发展的顺序,握要地把圣经中有关的金句、提示经文和讨论问题,由创立纳尼亚王国的「魔法师的外甥」开始,与故事情节平衡并列,一直讲到真假狮王敌基督出现的「最后的战役」,彷佛替隐形的圣经章节,洒上显影剂一样。
毫无疑问,迪斯尼的《魔衣橱》吸引了上一代重温及新一代欣赏鲁益师的儿童奇幻文学世界。然而,纳尼亚完整七则的故事,又有没有加深了你及你的孩子,对圣经由创世记到启示录一以贯之传递的救恩信息呢?还是那被喻为最精彩的一册(集) 《狮子.女巫.魔衣橱》只增多了你一点个人娱乐或亲子消费活动?
好的《导读》并不只扮演「故事导读」的角色,好的普及文化(文学)也并非单纯是一些消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