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着石头过河

2180 期(2006 年 6 月 4 日) ◎ 时事透析 ◎ 罗杰才

分享: 电邮推介 电邮 :: 脸书推介 脸书 :: 推特推介 推特
 

  当从报章中知道天主教有神父主张抵制选委会,思量过后,曾在所属的宗派的刊物《汇声》中倡议〈不如弃权〉。因为基督教的选委,并不真正在基督教以具有代表性的选出,因此选委并不能真正代表基督教。

  如今天主教敲定沿用过往做法,而「代表」基督教的协进会,却着手筹备年底进行教内普选,再次回归当初模式。记得在九七后首次的选委会选举,曾经引发教会激烈争议,到第二届时,协进会就采用「被动配合」,只把有意参与的名单转交政府。按理而言,这种做法更不具代表性,更不民主,但那一次反而没有甚么风波。如今协进会旧调重弹,会否又再揭战幔,实在是未知之数。

  政治事务从来免不了有争论,故此争论与否无关重要,重要的是持论者的手法和目的。对于协进会今次以较上一次更为积极和「民主」的方式产生选委成员,但也只是重复九八年的那一模式,仍看不见在「民主成分」上有任何突破。

  虽然本人对八百人的选委会甚有保留,但若政治现实如此,亦不会强烈的反对参与,但是参与的目的并不应该是因应政治现实,而是为了提升政治的民主成分。因此,基督教若要参与,在教会内具有说服力的理由,就是我们可以用一个真正符合民主内涵的方式,产生我们的选委,这对教会和社会仍不失意义。但若是虚应故事,有形无实,恐怕负面的作用会大于正面的效果。因此,本人仍是认为「弃权」更为理想,只是如今棋子已下,就得思索下一步如何走下去。

  至于强调争取普选,反对选委会的基督教团体,若要以推倒基督教的「选举工程」为着力点,本人亦不同意。第一,无论他们如何努力,也只能把它矮化、丑化,但不可能把他推倒;第二,即使把它推倒,也不等于能增加教会内的民主内涵,或对香港民主化有任何作用。因此,期望九八年「激战」的情况不再重复,因为香港的政治河道水急河窄,大家都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有所坚持执着之外,亦要有懂得适时松手,互让互谅,这样自己和别人才可能过河。何况「民主」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和容许别人做一些我们不赞同,而他们有权选择的事。

【要闻】

【教会、机构短讯】

【教会之声】

【时事透析】

【息息相关】

【黄金岁月】

【羊圈守望】

【人间如话】

【诚心所愿】

【教会今昔】

【画出生命】

【文林】

【专题】

【神学探索】

【真情真性】

【牧养全攻略】

【交流点】

【未圆语丝】

【太太你好】

【大雀鸟小雀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