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善最「?」
第 2145 期(2005 年 10 月 2 日) ◎ 黄金岁月 ◎ 昂啸

派平安米派出祸来了,当场闹出人命,主办机构的那位负责的「善长仁翁」,还在嚷与他们无关,死者只是个晨运的过路客。可是在死者的随身遗物中,有小子、食物和食水各样的配备,后来记者还在她家,拍摄到积存好几包从别区得来的存米,看那个胖嘟嘟汉子的嘴脸和刻薄话,真教人齿冷。
这是即发事件,在这期间,各区同样的活动,接连发生了多宗意外,那些被推倒、晕倒的累加起来为数不少,这些老人家回家之后又怎样?后果如何没有跟进,盼望她们无灾无难、平平安安。主其事者为了场面热闹、张扬,像是哗众沽名钓誉的所谓「善举」,到了这个地步,政府当局认为这是「民俗」,拿他没法,展望下去,年复连年的悲剧还陆续有来。
从前也有过这样的闹剧,那是在天气严寒的季节,善团或是个别的善长仁翁,有施衣的善举。派送棉衣给人御寒,是用蓝色或黑色的粗布缝制而成的,至于内的棉花,相信也好不到那。但有总胜于无,露宿者可以抗抗寒风,也是好的。偏偏又是行善要人知,志在扬名,就在蓝或黑棉衲的背面上,印上比拳头还大的白字,「XX社送、XX堂赠」。个人出资的更不象话,把自己的名字印上「张二送、李四赠」,让人穿上走在路上,像现代的活动广告。
试想,受惠的人整天穿着这件棉衲随街走,是否一种侮辱,为善至此,夫复何言。「善欲人见,不是真善」,这与派平安米可算是异曲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