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糖的牧养 ﹣牧养在思考,思考在识辨,识辨在感应
第 2139 期(2005 年 8 月 21 日) ◎ 牧养全攻略 ◎ 张锦棠
上期提及涉「九七童党烧尸案」的小伙子,于羁留院内,透过集体游戏巧遇他的小故事。起初我还不知他的底细,及至见面,方知案情严重。
「阿sir,我呢单case(个案)洗唔洗拎去打靶?!」这是他与我踫头的第一个问题。问题背后充斥迷惘、焦虑、惶惑、恐惧、不安的复杂情绪心结。
巧遇也许是机缘,切入心灵牧养倒是主恩典,只因谁会想到,牧养结缘的媒介,不过是一粒小糖果。这直教我反复思量:「一杯凉水的服事,究竟是甚么一回事?」
从人,从院童堆,何以识辨谁是谁?委实是全人感应的学习。
是的,牧养在思考,思考在识辨,识辨在感应。
识辨感应是前奏,戏肉是入心入肺的层层牧养。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大钟提示我们需要于四十分钟内完成这个牧养任务。
时间是紧迫,心情是战兢,然而圣灵的引导下,牧养的步伐尚可紧随小伙子的情意转动,藉思想撞击、右脑震荡、良知解冻,捕捉他悔意的脉膊,并估量其懊悔的临界质量(critical mass of repentance);从而按圣灵引导,和应他内心的渴望(yearning),在悔悟与寻求宽恕中平顺他的呼吸,安顿情绪,再问心事,继而引导他开声求告主名,一字一句悔罪祈祷。
牧养原来是如此扣人心弦,又是充满神恩的妙韵律动,直教人心彻悟,牧养岂只是老练技巧的推演,还有内心感召的层面。
内心感召的具体演译是「聆听」的学习。
依此,牧养就是耳听八方的聆听操练,听甚么?听听受助者的心声,听听自己的内在声音﹣圣灵的引导,还有听听四周的环境声,包括大钟嘀嗒的提醒。
讲到底,牧养的起步是聆听。
牧养锦囊:子女好与坏,在乎聆听与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