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命记(一)生命这本书
第 2136 期(2005 年 7 月 31 日) ◎ 未圆语丝 ◎ 巧儿
我从小就很喜欢这样的一个比喻:「生命是一本书。」年轻的时候喜欢,因为它充满了知与未知之间的剌激。一本精彩的书,总有出人意表的情节吸引读者一页一页的追看下去,未揭下一页,任教你如何聪明,也只能凭上文下理作出点滴的猜测。这种一边阅读,一边思考的乐趣是每一个喜欢阅读的人的共同经验;这也许是好书最引人入胜之处。
年轻的时候,每天都是新的开始,对明天总是充满盼望和憧憬。生命比书本更叫人迷的是,自己既是主角,又是执笔人。记得当年那一颗跳跃的心,总觉得日子过得太慢,就像新书到手时,每看到紧张的情节就忍不住速读,有时甚至会先偷看了结局才补回前面发展的情节。可惜,生命不容你使诈,没有快捷方式,一天就是一天的生活。
后来,逐渐知道,文章千百篇,离不开起、承、转、合的结构;芸芸众生万象,逃不了那生、老、病、死的桎梏。窥探了一点这个道理的时候,蓦然回首,噢!怎么人生已经走了一大半?
一大半?且不要轻慢啊,原来我连生命这本书的页数有多少也不知道。而且,本以为这本握在自己手的书,却原来只是借阅本,如果不获准续借的话,随时需要归还。三年多前,我第一次哀求续借。
由十多年前成为单亲开始我每年都做健康检查,自觉肩上的担子太重了,不容有失啊。本来以为时值壮年,既不烟不酒,又注意饮食和运动,记忆中己经好几年没有伤风感冒过。可是当年的验身报告最后被医生扣住了,医生轻描淡写的一句:「肺部似乎有少许不明物体」。我就要在接连的几天提心吊胆,穿梭于不同的医院间做一系列的紧密的测试。那天(二零零一年十月九日)正是我的女儿二十一岁的生日,可怜的孩子不但没有庆祝,还要陪伴我,对一份肺癌的检查报告默默流泪。
原来生命这本书的编写可以那么不按章法。生、老、病、死没有一定的顺序,死亡可以那么霸道地梗卡在你的面前。人生的各个阶段,原来可以那么不依比例,生命让我有四十多年充充足足「生」长的机会,可是,似乎才刚刚思考「老」的问题,「病」和「死」已经急不及待在暗阴的角落探出头来。生命的终结,可以没有伏笔,不用预告。
天父呀!你是万有的主宰,百代千年就如一息之间。现在,我这微小的过客在你的时空迷失了!救我吧!救我吧!救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