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为了老师
第 2107 期(2005 年 1 月 9 日) ◎ 黄金岁月 ◎ 昂啸
儿时曾就读「学塾」或叫「私塾」,是由一位塾师主教,是分甲、乙、丙班,管教甚严。三字经中有「教不严、师之惰」的名句,又有所谓「严师出高徒」。当年的学童,先在自己家中,接受「家教」、「庭训」,家长和老师也挺合作。惯常听说的:「我明天去告诉给老师」,又听到:「待会儿放学,我告诉你爸妈」,这就吓得心儿噗咚跳,两面不讨好,尽会一番焦虑。就是这样,不知怎的自自然然地成了一个「乖仔」、一个「好学生」,因为那时是兴体蒤的,家有「藤条」,师有「诫方」。到如今事后忘怀、也不记恨。虽然自己一事无成,但也总算中规中矩,回想起来又觉得严得有理。如今可完全两样了,打不得、骂不得,动辄以虐儿论罪量刑,骂吗,伤了儿童们的自尊心。社工们关怀护短,传媒们夸张渲染,老师们两面不是人。有一位校长曾在一次研讨会上说过这么几句话:「生不逢辰,以前我们做学生,是师权时代;如今我们做了老师,师权没有了。」这是切身的体会。
社会上、舆论上,都在高唱「尊师重道」,可是实在做了些甚么?教师的地位,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算是老几」,荣可说是谈不上,辱就常常见。身为人师,算是一份职业也好,铁饭碗也好,不管怎样说,投身教职,都有一个作育下一代的抱负,亦盼望在百年树人、春风化雨的神圣行列中,尽上一点责任。可是现今的教师们,大多数都在战战兢兢的入课室,特别是一些所谓「红番区」,那些「未来主人翁」的言行,叫人咋舌。只好强词地说「有教无类」自我安慰,瞻望这世代的前景,看一下现在的学生,真是「前途似咁」,希望不要幸而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