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围~教会能作甚么?
第 2102 期(2004 年 12 月 5 日) ◎ 时事透析 ◎ 李炳光
众所周知,天水围的社会问题为全港各小区之最,接二连三的家庭惨剧已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老人、妇女、儿童和失业等问题其严重性更令人咋舌,连有关当局也承认对该小区的疏忽。最近笔者曾参加某社会服务机构的分享汇报,对天水围小区问题有更详尽的分析。根据统计:全天水围区约有人口三十万、公屋占百分之五十六、私人楼宇占百分之二十四、居屋则占百分之二十,而被认为重灾区的天水围北,人口约十万,公屋占百分之八十,私人楼宇占百分之三点七,居屋占百分之十六点三。天水围最北的四个屋村超过百分之五十为综援家庭,约百分之七十为来港少于三年的新来港人士家庭,还有很多少数族裔人士,主要为巴基斯坦人,所以该区的小区问题特别严重:包括单亲综援个案、虐儿个案和虐待配偶个案被列为全港之冠,至于失业综援和低收入小区均被列为全港第三。据报告住在北区的居民,因远离市区,故需换乘其他交通工具才到西铁站,消费亦相应增加,最令人费解的是该区没有银行,没有足球场,没有小区中心,更缺乏就业机会也缺乏娱业地点及设施,居住该区的市民好像完全与社会隔离,换言之,他们似乎完全被忽略了。
笔者无意贬低天水围的小区地位,只是按报告转述而已,希望藉此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其实,除了向政府施以压力,促使其增加设施及多关怀该区发展外,仍有许多发展的空间。例如服务、学习、游戏和联系等空间,但更需要的是「爱」的空间,个人认为这方面,教会是责无旁贷的。
面对这么严重的社会问题,这是挑战,也是机会。教会理应效法主的「道成了肉身,住在人群当中,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约一14)
最后,有一个令人鼓舞的统计,虽然天水围仍有许多缺乏,但当访问该区居民时,百分之六十七以上仍希望继续居住在那。
天水围~教会能作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