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西九、群策群力
第 2102 期(2004 年 12 月 5 日) ◎ 交流点 ◎ 陈一华(院牧事工联会董事)
自「西九文娱艺术区」发展计划出炉后,成为全城瞩目焦点,新闻传媒争相报道,可谓「天天不同、天天新款」,引起争议之声,不绝于耳,弄致满城闹烘烘的。更有港京商人不满政府的单一招标方法,认为不公,甚至告御状,向北京当局反映,这议题引起之风波,激烈程度,可见一斑。政府为纾缓民间声音之反弹,以充分照顾民意为主,延长咨询期至三个月时间,不少民间团体有见及此,均主动自发地组织起来,成立「西九龙民间评审联席会」。这无疑是正确的做法,他们更希望筹组班底人数扩充至八百人,招聚来自社会各阶层代表,包括公众、文化界、社会组织及民意代表等人士,盼望这组织继续加添多派别充分反映民意及专业声音,因这错纵复杂的庞大工程,单要优先解决以下的问题,已经逼近眉睫:
一、是否继续沿用「单一招标」,抑或是「分拆招标」做法,哪一种更具长远效益呢?
二、如何确保「西九文娱艺术」计划不会沦为地产项目呢?
三、如何保证地产发展商不会将「西九」的利益变成「数码港」或「愉景湾土地发展」的翻版。
四、为何政府坚持以「商」养「文」呢?还有其他方法吗?
五、「西九」数百万呎之建筑面积,对政府豪宅卖地政策是否已被发展商支配呢?
六、将来「西九」之交通接驳与配套是否可以应付居民的需要及人流之挤拥呢?
因此,笔者相信若要圆满及周详计划「西九」之长远发展,必须官民合作,更多咨询、聆听、商讨及搜集不同意见,然后由公认为「评审联席会」作出中肯的报告,以供政府及立法会之参考与讨论,才能最后定论,如此广泛咨询意见、尊重民意、接纳专业建议,方能做到群策群力的三赢局面。
最后,笔者更建议宗教界也应派出代表,积极参与联席会发表意见,因文化艺术与信仰真善美,具密切关系,宗教信仰乃蕴藏丰富的历史、文化、艺术与考古的重要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