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天空(二) 经验与信念
第 2090 期(2004 年 9 月 12 日) ◎ 家教会 ◎ 张玫珊
三十多年前,阿力的妈妈在台湾只读到小学毕业,就随父母家人移居国外,再也没尝过恶补的滋味。但是在当时全台湾一片升学恶补的气氛中,小小心灵已深受熏陶,养成了为升学竞争而努力读书的「好习惯」。之后无论去哪上学,都出于本能似的使出同一套「法宝」,便顺顺利利一直当优秀学生,过了一关又一关。
即使后来不再当学生了,不必再应付考试或老师,头脑的信念仍根深蒂固认为读书就得下功夫。
孩子是上帝所赐的宝贝,作父母的当然一直带在身边悉心养育,巴不得将自己所有「无往不利」的好经验全数传授。结果才发现,许多「理所当然」的东西,在孩子身上根本不适用。
首先令妈妈大为愕然的是,阿力对于学校成绩「蛮不在乎」、「无所谓」的态度,当然也无从谈甚么为「荣誉感」发奋读书了。
妈妈急地问:「如果被老师点名,在全班同学面前丢了丑,你怎么办?」
「就笑一笑嘛!全班人也跟我一起乐了吧」阿力一点都不紧张。
他唯一在乎的,是努力争取自己的空间,发展自己的兴趣,做自己想做的事。只以剩余的精力去应付必须应付的事,但求维持一个最起码的水平。
妈妈不禁有点迷茫起来!这孩子拒绝以全副精力去「应付」,却活得那么轻松、活泼、自在,非但没有因成绩平平而自惭,在学校还是颇受欢迎的热门人物呢!这样行吗?实在是不合自己多年来的逻辑啊!
当时已升上中学三年级的阿力,有一天睁他那长得很像妈妈的眉眼,带半调侃的微笑,说:「妈~c妳真可怜,那么nerdy(乏味).......,从小就是一个loner(不合的孤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