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若教會仍要辦學......


2039 期(2003 年 9 月 14 日)
◎ 教會之聲 ◎ 袁天佑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有人曾指出,教會應反思應否繼續辦學,其理由是今天辦學,接受政府的資助,也需同時接受諸般限制,例如收生、教學語言、師生比例、接受縮班老師、小學無法安排轉全日制又要面臨關閉之可能。

  香港在開埠之初,教會已在港辦學,其目的主要是解決文盲問題。由上一世紀五、六十年代至今,教會得到政府的資助,同時也成為政府辦學的支持者,教會興辦較具規範的學校,為社會提供優質的學校教育。過去數十年,教會辦學有以下特色。這些特色在今日的情況下,或許要有新的闡釋。

  一、有教無類:教會早期辦學,服務貧苦大眾,解決失學問題。不少學生在教會學校受教育,得蒙造就,成為社會精英。今日學校教育已不是解決失學等問題,而是要提供多元化的教育。教育普及化是大趨勢,但精英教育與為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提供教育也有需要。又如母語為學習提供最佳的媒介,但有若干學生可以在英語的環境學習,這也是一種多元化的取向。教會辦學不應只是培育精英,又不應以保持英語教學為榮,也不應只喜歡收取「好學生」,而是因不同學生需要,提供適切的教育機會。這是有教無類的精神。

  二、創意教育:近來政府將一些新校舍批給某些有提供創意教育的辦學團體,例如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的真道書院。教育改革就是要突破過去死讀書的框框,為不同的學生提供多元化及適切的教育。早期教會辦學從無至有,從沒有課程開始,其後又嘗試辦理不同類型學校,如職業先修學校、特殊教育等。今天教會不斷轉變,教育也需作出相應的改變,讓不同的學生能發揮其潛能,貢獻社會。教會可多作嘗試,辦理不同類型學校,培育人才。學校也可鼓勵老師多作創意教學的嘗試,更重要是幫助學生多作分析和反省。

  三、投放資源:教會早期辦學,大部分資源是由外地差會提供,政府沒有任何資助。至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政府才資助教會辦學,甚至是除了開辦費外,教育資源全由政府承擔。由於資源是公帑,自然會受到政府限制,或是受公眾監管。今天要辦好教育,必須投放資源,改善老師學生比例,但政府資源有限,這便有賴民間團體或商人樂意撥出資源。教會不是富有的團體,今天也不能倚賴外國的資助。但若仍能撥出有限資源,如在所辦理之學校中自資一兩名教員,對學校也是實質的幫助。

  四、生命的教育:有教會辦學,目的是傳揚福音。宗教教育不只是局限於學生相信耶穌,也包括做人的道理,探索良善和公義的價值,讓學生能在今天變幻的社會中作道德判斷。教會若願意繼續承擔教育的工作,有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與其他教育工作者,繼續成為教育政策的倡導者。面對教育改革,不應只是批評或是作出負面的反應,而是要提出培育人性的教育的哲學。這是我們不能忽略的責任。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環保.資訊】

【神學縱橫】

【真情真性】

【交流點】

【才德女子】

【大丈夫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