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管治班子

2030 期(2003 年 7 月 20 日) ◎ 时事透析 ◎ 袁天佑

分享: 电邮推介 电邮 :: 脸书推介 脸书 :: 推特推介 推特
 

  七一游行后,特首管治班子是否需要更换成为新闻焦点。在此之前,已有评论刚推出一年的高官问责制。推出时民意评分是四十六点五,今日的评分是三十八点一。只是一年的日子已倒退了差不多十分,这显出市民的失望。这当然是与马时亨对仙股事件的疏忽、梁锦松偷步买车和近期有杨永强错误估计非典型肺炎的严重性有关。

  市民对特首管治班子和问责制失望,除了上述两三位官员和二十三条立法外,他的问责官员实出现多个问题。

  一、没有善用人才。政务司长在问责架构中有甚么角色?这已有人提出质疑。非典型炎出现,不少人期望曾司长能领导处理有关事宜,但最后特首将事情分开由他和财政司司长处理,曾司长成为「清洁司长」。这是否与曾司长民望一直比特首高的原因?

  二、没有掌握民意。众多问责局长中,环境及运输局局长廖秀冬常处首位。她上任时盼望公共交通工具可减价,但一直没有得到有关公司的支持。新界的士要求减价,这只是财团的要求。政府并认为毋须咨询司机意见,结果闹成司机慢驶抗议。她的民望也下降。政府政策多以财团为依归,却忽视中下阶层意见。二十三条立法也是一个例子。

  三、官员缺乏诚意。民政事务局局长于农历新年往车公庙求神,求得下下签。他有否需要去求签?非典型肺炎后往访淘大花园,他自己也说只是做骚。官员在民间所作的活动,多常给人做骚的感觉,温总理往访淘大花园死者家属,也一样是做骚,但他也带点真诚,市民也有这感觉。面对五十万人游行,何志平的回应是:「这么多人游行是常有之事,九七以前如此,九七以后也如此。」这真是缺乏诚意的谎语。

  四、缺乏智慧的言语。特首骂人「肤浅」、「唱衰香港」已成为市民的笑柄。保安局局长为二十三条辩护是理所当然的,但她的态度是:无论你说甚么我也不会听。她又常常开罪议员及市民。「你没有礼貌,我不回答。」「游行是市民假日活动。」她的言词激怒了市民。相信七一游行不乏是由她所引发的。假若特首要撤换部份管治班子,市民投票谁应首先被撤换,相信她将会是第一人。

  撤换官员,重组行政会议有其需要,但更需要有新的思维,新的做事方式。请特首三思,「与时并进」。

【要闻】

【教会、机构短讯】

【教会之声】

【时事透析】

【息息相关】

【黄金岁月】

【羊圈守望】

【画中有话】

【人间如话】

【诚心所愿】

【教会今昔】

【文林】

【神学纵横】

【真情真性】

【城市脉搏】

【交流点】

【才德女子】

【大丈夫作风】

【环保.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