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亚洲人

2024 期(2003 年 6 月 8 日) ◎ 教会之声 ◎ 江大惠

分享: 电邮推介 电邮 :: 脸书推介 脸书 :: 推特推介 推特
 

  亚洲主日

  香港位于亚洲,亚洲是地球上面积最宽阔的陆地。这片土地上居住着不同的人种民族,由西部的阿拉伯人、伊朗人,到北面的蒙古人,南面的印巴,东部的中韩日、菲律宾、马来人,还有数之不尽的少数族裔。宗教方面,这块土地孕育了人类历史上主要的信仰传统,包括印度教、佛教、犹太教、基督教、道教、祆教、神道教、巴海教等。经济方面,各地的差距十分悬殊,亚洲涵括了富裕的第一世界以至贫脊的第三世界。

  亚洲的各式人种除了刚好居住在同一片大地上,其实没有甚么共通点。亚洲给其他洲的印象是人多和落后,包括政治经济科技的落后。一位来自日本的神学工作者竹中正夫曾经笑言:我们亚洲基督徒的共通点就是不标准的英语 (Broken English)。

  香港由于在西化方面比较走得前,一百五十年的英国殖民统治使居民的英语能力远超过日韩,放任的利伯维尔场令它的经济发展仅随日本之后。以致香港人虽然身在亚洲,对亚洲的归属感却欠奉。香港以国际大都会自居,不甘被看成亚洲一个大城市。香港对外升学移民的对象是欧美第一世界,而不是亚洲其他地区。如果留学代表我们对其文明的向往,移民代表我们对理想家园的追求,值得港人学习、模仿、钦佩的目标不是其他亚洲国家。即使神学、教会发展模式方面,我们鲜有去亚洲国家取经,好像神学、教会的典范必在欧美。

  记得有一次去参加亚洲基督教的研讨会,大家讨论所面对的课题,其他地区关心的是政治参与、经济脱贫、保护本土农牧业、防止跨国企业入侵;而香港的焦点放在社会事务、利伯维尔场、跨国金融。大家的关怀截然不同,价值观回异。有一位参加者说:你们香港不属第三世界、不属亚洲。

  听了这句话,香港人应该觉得自豪或是不好意思?觉得自豪是因为自己西化的成就,不好意思是因为自己忘本,与邻舍有了隔阂。有点像一位发了迹的富翁身处一班穷亲戚当中,心态上觉得自己属于先进富裕的第一世界,与落后贫穷的第三世界有了距离。

  伊索寓言有一则蝙蝠没有朋友的故事,当飞禽与走兽大战时,飞禽邀请蝙蝠加入行列,牠推却了,说自己是走兽。走兽邀请牠加入战团时,牠又说自己是飞禽。结果,飞禽与走兽讲和,由于蝙蝠立场不定,双方都拒绝接纳牠成为朋友。

  香港在亚洲怎样定位?

   非典型肺炎爆发以前,我们可以自以为已经脱离了落后贫穷的亚洲,晋身先进富裕的第一世界。「沙士」一役,香港人被禁止入境、被限制参加贸易展览,要接受隔离,第一世界怕了来自香港的人。我们才醒觉到:别人仍当我们来自落后的亚洲。

  既然同坐一条船,活在同一块大地上,我们是否应该放下身段、自以为高人一等的心态,去关心一下我们的邻舍、我们周遭的环境?我们亚洲邻舍的福祉与我们息息相关、休戚与共!亚洲好,香港才有希望。亚洲有难,我们决难独善其身,因为我们本是亚洲人。

【要闻】

【教会、机构短讯】

【教会之声】

【时事透析】

【黄金岁月】

【画中有话】

【人间如话】

【诚心所愿】

【文林】

【代祷事项】

【亲密家庭】

【教会图说】

【神学纵横】

【真情真性】

【牧养事件簿】

【有梦人生】

【交流点】

【市井心灵】

【才德女子】

【大丈夫作风】

【信息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