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反甚么的「恐」?
第 2009 期(2003 年 2 月 23 日) ◎ 交流点 ◎ 龚立人(中文大学崇基神学组副教授)
对于帼梅姊妹建议教会与会友应加强安全意识,我举手赞成。坦白说,很多时教会往往抱着一份倚靠上主的信心而变得对自己和周遭的人应有的安全意识(提防)和责任很低。事实上,对上主的信心没有必然减轻个人应负的责任。当然,强调个人责任又没有必然减少对上主信心的需要。因此,责任与信心是可以同时存在,也应是如此。然而,安全意识岂只针对个人钱财和个人安全,也包括对别人安全的责任。例如,很多教会每年都会举行户外崇拜,但又有多少教会主动为参加者投买安全保险?又很多教会每年都会办儿童圣经班,但又有多少教会有意识要为参加者投保?投保的目的不只是为要减低自己承受的风险,更是为别人的利益着想。说回来,过分审慎和不恰当的安全意识可能会令教会适得其反。记得一九八九年东德人民革命一事,我有机会走访导致这场革命之教堂的牧师。他说,「自一九八二年开始,我在教会门外放下一个牌,上面写着『任何人也可参与』(open to all)。相对于当时不是向任何人都开放的共产党来说,我们的口号有一定的吸引性。就是这样,城中的人逢星期一下班后都来这里参加祈祷会。人数不断增加,甚至成为城市的习惯之一。当中的人,有为祈祷而来的信徒、有为有机会分享政见而来的人、有为可以避开政府监察而来的人......等等。」这位牧师继续说:「我不介意他们抱甚么目的而来,也不介意被他们利用。我要让他们知道上主是欢迎他们的。」我担心若教会反恐演变成一种政治审查的话,教会可能已变成为一处最恐怖的地方。这样,教会反恐的对象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