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蘭雅學生有名人


1982 期(2002 年 8 月 18 日)
◎ 教會圖說 ◎ 浩然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傅蘭雅接受英國聖公會派遣到中國做一位教育傳教士,他首份的職務是香港聖保羅書院當院長,他是一位勤奮有為的青年,對於他在香港的一段時間,聖公會施美夫主教給予很好的讚語。傅蘭雅在香港的時候,工餘之暇是辛勤的學習中國語文。及至北京政府於一八六二年開辦同文館,專教滿州貴族子第學習外國語文,以便日後做官員的時候,可以用外語與各國駐華使節接觸。包爾騰牧師在同文館任英文教習,有見傅蘭雅出身師範大學,教習英語是他的本行,為此請香港施其夫主教調派到北京任教,不到三年,又因為上海有聖公會創辦有英華書院,院長一職懸空已久,致無法成立學校,由於是聖公會教友主辦關係,故傅蘭雅又要離開北京,到上海就任英華書院院長。

  上海英華書院原名是「英華學塾」,是上海一班外國僑民發起籌辦的一所學校,因為當時教會所辦的學校,大多招收一些貧窮人家的子弟入學,一則是免收學費,二則程度不高。要是使學校程度提高,就要提高學費,免使學校在經營上有所虧蝕,所以「英華學塾」的籌辦,可以說是一所高檔的學校。話雖如此,要辦一間高擋的學校,就要在教育的水平上有所提升,因此決定了四項原則:第一、致力招收商家子弟入學,提高收費,以保學校收支平衡。第二、採用英語教學,為學生打好英語基礎,隨而用英語教授各種學科。第三、聘用本地有學問的中國老師,教導中國傳統的經史學科。第四、學校必須授以宗教教育,但在教義上必須依照英國聖公會教義為原則。可見「英華學塾」雖然是私辦的學校,但以聖公會的勢力最大。當一八六三年該校計畫籌辦之初,已有提議傅蘭雅出任院長職務,但到一八六五年才得傅蘭雅到上海履任。

  傅蘭雅起初並不集由於宗教知識的灌輸,而只從英語基礎上著手,起初只有十名學生,翌年五月增至二十二人,此外還有二十二名夜校學生。這些學生來自於上海、廣東、廈門、寧波各地商家和買辦的子弟,多是富有人家,其後出了不少名人,如清末政論家和思想家鄭觀應便是他的高足。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影音視評】

【代禱事項】

【親密家庭】

【餘暉集】

【夢想的萌芽】

【資訊年代】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牧養事件簿】

【男人傳奇】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