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失落真相(上)


1982 期(2002 年 8 月 18 日)
◎ 父母也EQ ◎ 余德淳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若你留心觀察當今十多歲的青少年,你會感到難過、不安。

  他們與在職人士的心態成了一個強烈的對比,後者是盡力求保職位和不斷進修考公開試來增強事業基礎;然而十多歲的一群是玩電腦裡的遊戲程式至深夜。再睡至中午,跟著找同學聊天、呆坐在快餐店,直至一位稍具領導力的提議往某處再坐坐,於是一窩峰地又轉移漫無目的旅程。

  他們害怕返家,因為知道家人沒有可能欣賞以上的「旅程」,故無選擇地等候凌晨的來臨,然後再進行家際ICQ。

  你可能同情他們沒有了解能力的父母,更因十多歲沒有經濟能力去投資、又不能申請工作......。

  家長們也很易用暑期活動來解決子女的空洞感,於是四、五月便為他們報名學不同的興趣班,表面看來是以充實的時間表解決空洞的暑假。

  富裕的家庭更來一個親子同樂,乘飛機到別國力求挽回學年內欠缺的溝通機會。

  所以一般機構都暫停員工訓練,在這個七、八月份,原來是這群小朋友的帶動因素。

  究竟我們是否真正了解十多歲人的需要?

  究竟他們又知否自己的需要?

  我敢說,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青少年的需要,因為這是一個心靈的問題,不是一個教育範圍的問題。

  悶、怕重覆的內容、沒有生命的熱誠、欠缺對他人的關心能力、內心有種不知為甚麼要做任何事(意義感)......完全佔據了青少年的心境。

  成年人因為有忙得透不過氣的工作和家庭負擔,反而較少這種感覺,直至放假、工餘、退休、失戀、失業才會再重遇這種複雜感覺。

  暑期活動只是部分地轉移困擾,但很快又會復來。聖經傳道書說要「趁年輕找尋造你的神」正是回應這萬千人答不到的心靈問題。

  少年人,你需要的是尋根,找尋你生命的主宰。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影音視評】

【代禱事項】

【親密家庭】

【餘暉集】

【夢想的萌芽】

【資訊年代】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牧養事件簿】

【男人傳奇】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