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禮遜譯經圖本有全貌


1964 期(2002 年 4 月 14 日)
◎ 教會圖說 ◎ 浩然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在一九二四年《金陵神學誌特號》,所刊登張祝齡牧師撰寫︿在南中國方面﹀的倫敦會史,內文附載的「馬禮遜譯經圖」,無可置疑是一張仿畫的譯經圖,在畫工上是沒有任何藝術價值。然而在這張仿畫的譯經圖仔細去分析,與錢納利所畫的譯經圖,和一些外銷油畫的譯經圖是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點,就是在神學誌仿畫的譯經圖,是一張馬禮遜牧師全身圖,在抄寫聖經長者的檯底下放有一些書卷,這是其他的譯經圖所沒有。由於在描繪神態的焦點上,多少與錢納利所畫的譯經圖相似。如此說來,《神學誌》仿畫的譯經圖必然有仿畫的採本,而這張譯經必然是馬禮遜牧師的全身圖。

  據知馬禮遜牧師的遺孀Mrs. Elizabeth Morrisan,於一八三九年出版了兩冊《Memorirs of the Life and Labouriaf Robert Morrison D. D》在封面裡頁之後,即刊印有一張馬禮遜牧師譯經圖(見圖),不但是全景,並且在譯經圖下有馬禮遜牧師親筆簽名。換言之這張譯經圖是最真實的,也就是錢納利的作品。

  但是錢納利為馬禮遜牧師所繪畫的譯經圖,本身就是一張油畫,在沒有照像機之前,錢納利的油畫,何以轉印在書本上,即或印在書上的圖像在呎吋上自然較原有油畫小得多。特別在照相機尚未發明之前,人們的畫像,山川的景物,之所以能傳留下去,或者能將畫像印在書本上,這是西方世界有「銅板畫」印刷術的發明和應用。起先在文藝復興時代,義大利和德國在印刷上,已有雕刻工匠用刻刀直接在銅板鐫刻人像和畫像。於是「銅板畫」的面世,另一方面亦可將「銅板畫」印在書上。其後雕刻銅板畫的工匠也成為藝術家。及至十七世紀,銅板畫由「雕刻」轉變為「蝕刻」。「蝕刻」就是工匠採用蠟封的銅板,在銅板的蠟面上用刻針在繪畫,然後用酸性溶液倒在蠟面上,使銅板溶蝕,畫後隨即顯露,這些工匠成為報章和書商不可缺少銅板畫家。

  可見錢納利的原畫是經過銅板畫家一番的繪畫,銅板才可以印在書上。銅板畫家的複畫,比原畫自然有出入,但亦可畫半身或全身,這是隨他們的意思去畫的。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聯會特別事工】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十大長者】

【雲彩見證】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前線】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宣教千里】

【牧養心聲】

【男人傳奇】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一個人在路上】

【一台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