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如何面对顺逆境
第 1951 期(2002 年 1 月 13 日) ◎ 教会之声 ◎ 吴振智
在这年间,由个人到社会;从香港至国际,大都遇上逆境时刻,相信这是不争的事实。既然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或许逆境根本是常态。所处环境无法选择,但面对环境的态度则可自由选择。顺着逆境
笔者再强调,这里提到的重点不是逆境抑或顺境,而是顺着的问题。顺着顺境当然好,但顺着逆境更是面对当前现实。顺着不等同「宿命」,那是无奈地向所谓命运低头;顺着乃是积极迎上挑战,名副其实的逆来顺受。
1. 逆境中的顺命
教会、教牧同工、基督徒应正视上帝的拣选,尊重上帝分配给我们的历史时空,在所处的环境中完全委身,不单不会口出怨言、散播消极思想;更不应撇下群羊,远走他乡,回避历史责任。教会与社会共度时艰;教牧与群羊齐心守望;信徒与亲友并肩前进,是令人最明白「神同在」的真义。
2. 逆境中的应命
约瑟在坎坷的人生中不出半点怨言是顺命,但在大饥荒前夕,找紧解梦的契机,应命肩负防饥的重责,结果救了埃及、救了四邻、救了父家,成就了上帝的拯救计划。
教会在逆境中不单稳如泰山地存在,更应主动出击,集合信徒力量,响应社会需要。一方面扮演先知角色,为政府、社会提出前瞻性良方妙策,另方面扮演仆人角色,有效地服事有需要的族群或阶层。让人具体经历到「神同在」!
逆着逆境
能在逆境中顺命及应命的教牧信徒,才可在逆境中作金灯台,带领社会及教会在恶劣环境中逆势上升。
1. 彰显「为他」性
逆境中普遍感到人人自危,「为己」的人性随处可见,凡事存「保留」的心态,经济愈肃条,人心愈消沈。此刻正是教会表彰「为他」的好时机,资源与关爱均作无私的分享,那怕面对广大的社会需要,各教会信众不自愧所作乃杯水车身,所贡献的只是点点滴滴,半个涟漪,都能构成社会中的精神乃实质应,在廿一世纪重演五饼二鱼的神迹。
假如教会能踏前一步,慈惠事工或援助基金不再拘论「教友」身分,「施比受更为有福」的应许将成新世纪的新祝福。
2. 彰显真价值
这是大好时机把「价值」从经济的枷锁中释放出来,真价值的厘定不一定与金钱挂。
前农场餐厅的创办人陈先生从亿万富豪变为卖书小贩的故事,成为逆境香港的逆势上升励志真事,他表达了在困境的日子反而寻找到天伦与亲情,这是金钱买不到的真价值。
无怪乎传媒亦追访了将军澳教会主办的亲吻家人运动,重寻家庭价值正是逆境中的甘露。
3. 彰显国度
香港教会自兴起差传事工,亦促进了教牧信徒的国度观念及合一追求。普世逆境当前,香港教会是时候醒觉与普世教会共同进退。例如阿根廷等南美教会曾为香港主权回归迫切代求,今天阿根庭已正式宣布国家破产,暂停偿还外债,相信阿国教会正努力顺着逆境及逆着逆境,作为肢体的香港教会不能自求多福,让我们及早挤入普世教会的怀抱,与各地肢体共赴时艰,同心守望!